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盛金麒麟1号(DD0001)集合资产管理计划

(2013-03-27 11:07:16)
标签:

于信

市场形势

投资价值

财务评价

资产配置

财经

分类: 集合理财产品

基本资料

全称:国盛金麒麟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集合计划类型:限定性;投资类型:债券型;最低参与金额:5.0万元。

开放日:本集合计划自成立后设封闭期1,封闭期满后的10个工作日为首个开放期。之后每运作满1年为开放期,开放期为10个工作日。

 

产品概况

 

项目 内容
产品类型 债券型
产品成立日 2012-12-27
最新规模(亿份) 3.00
管理人 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托管人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经理 --
投资目标 本计划投资目标为通过对宏观经济运行、宏观经济政策及债券市场走势的前瞻性研究,主要投资于高收益的公司债、短期融资券等信用债品种,采用持有到期策略为主,在严格管理风险和保障必要流动性的前提下,为集合计划持有人追求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
业绩比较基准
产品特点 (1)自有资金参与 管理人以自有资金认购本集合计划,认购的金额为推广期结束后委托人所认购集合计划资产总额的5%(最高不超过2,500万元),并且承诺除了按本集合计划管理合同约定取得的现金分红外,在存续期及展期期间不得退出参与资金,与客户一起共担风险,同舟共济。 (2)债券投资,期限匹配 本集合计划主要投资于高收益的公司债、短期融资券等信用债品种,采用持有到期策略为主,不能从二级市场上买入股票和权证,也不参与一级市场新股申购和新股增发,严格管理计划投资风险。 (3)管理人零费率,客户优先 本计划免收退出费及固定管理费,有效降低委托人投资成本,保障委托人利益优先。 (4)专业管理,控制风险 本集合计划由管理人专业化投资团队管理,通过持续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把握潜在投资机遇,同时在市场出现较大风险时,通过严格的止损制度和仓位警示系统等为委托人控制风险。 (5)季季分红,分享收益 本计划在达到分红条件下,每三个月分红一次,委托人可定期分享计划收益。3、比较基准 同期3年期储蓄国债发行利率

 

产品费率

 

认购费率(前端收费)
单笔金额(万) 费率(%)
-- 0.00%

申购费率(前端收费)
持有金额(万) 费率(%)
X<50 0.30%
50<=X<100 0.20%
100<=X 1000.00元/笔

管理费率
名称 费率
产品管理费 0.00%
产品托管费 0.15%

退出费率
持有期限(X) 退出费率
0.00%

业绩报酬
年化收益率(X) 超额收益提取比例
--
--
--
 

 

投资范围

 本集合计划主要投资于具有良好流动性的固定收益类金融工具,包括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企业债、可转换债券、可分离交易可转债、资产支持证券、国债、金融债、债券逆回购、央行票据、中期票据、银行存款、中小企业私募债,债券型基金,以及法律法规或中国证监会允许投资的其他固定收益类品种。本集合计划不直接从二级市场买入股票、权证等权益类资产,也不参与一级市场新股申购和新股增发。可转换债券仅投资于二级市场可分离交易可转债的纯债部分。本集合计划参与证券回购融入资金余额不得超过该计划资产净值的40%,中国证监会另有规定的除外。

 

投资策略

   1、资产配置策略

    本集合计划主要资产投资于固定收益类金融工具,并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基础上,通过对全球经济形势、中国经济发展(包括宏观经济运行周期、财政及货币政策、资金供需情况)、证券市场估值水平等的研判,动态调整计划资产的投资比例,力争为计划资产获取稳健回报。
    2、债券投资策略
    债券投资策略的核心是利用管理人较强的宏观经济与债券研究能力,特别是对短期融资券、公司债、企业债等信用债品种的投资研究能力,以买入持有到期持有策略为主,结合运用久期策略及收益率曲线策略等构造产品债券组合,力争达到产品债券组合安全性与收益性的统一。
    主要债券投资策略如下:
    (1)信用债投资策略
    信用债券收益率是与其具有相同期限的无风险收益率和反映信用风险收益的信用利差之和。基准收益率主要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信用利差收益率主要受对应的信用利差曲线以及该信用债券本身的信用变化的影响,因此本计划主要采用持有到期策略,并结合信用利差曲线变化的策略。
    1) 持有到期策略
    本计划主要配置期限在一年以内的短期融资券、公司债、企业债等品种,采用持有到期策略。
    本计划在采用持有到期策略为主的前提下重点是跟踪所持债券品种的信用状况,依靠内部信用评级系统持续跟踪研究发债主体的经营状况、财务指标等情况,对其信用风险进行评估并作出及时反应。
    为了准确评估发债主体的信用风险,本计划设计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内部信用评级体系遵循从“行业风险”-“公司风险”(包括公司背景、公司行业地位、企业盈利模式、公司治理结构和信息披露状况及企业财务状况)-“外部支持”(外部流动性支持能力及债券担保增信)-“得到评分”的评级过程。其中,定量分析主要是指对企业财务数据的定量分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盈利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现金流获取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定性分析包括所有非定量信息的分析和研究,它是对定量分析的重要补充,能够有效提高定量分析的准确性。本计划内部的信用评级体系定位为即期评级,侧重于评级的准确性,从而为信用产品的实时交易提供参考。本计划会对宏观、行业、公司自身信用状况的变化和趋势进行跟踪,发掘相对价值被低估的债券,以便及时有效地抓住信用债券本身信用变化带来的市场交易机会。
    本计划将根据信用债券市场的收益率水平,在综合考虑信用等级、期限、流动性、息票率、提前偿还和赎回等因素的基础上,建立收益率曲线预测模型和信用利差曲线预测模型,并通过这些模型进行估值,重点选择具备以下特征的信用债券:较高到期收益率、预期信用质量将改善以及价值尚未被市场充分发现的个券。
    2) 基于信用利差曲线变化的策略
    本计划将以下两方面分析信用利差的变化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投资策略:
    宏观经济环境对信用利差的影响:当宏观经济向好时,信用利差可能由于发债主体盈利能力改善而收窄;反之,信用利差可能扩大。本计划将根据宏观经济的变化情况,加大对信用利差收窄的债券的投资比例。
    市场供求关系对信用利差的影响:信用债券的发行利率、企业的融资需求等都将影响债券的供给,而政策的变化、其他类属资产的收益率等也将影响投资者对信用债券的需求,从而对信用利差产生影响。本计划将综合分析信用债券市场容量、市场形势预期、流动性等因素,在具有不同信用利差的品种间进行动态调整。
    (2)利率策略
    本计划将通过全面研究和分析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和金融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变化趋势及结构,结合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的研判,从而预测出金融市场利率水平变动趋势。在此基础上,结合期限利差与凸度综合分析,制定出具体的利率策略。
    (3) 可转换债券投资策略
    可转换债券市场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可交换债券市场主要受到股票市场走势、公司基本面、可转债条款、转股溢价水平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在投资策略方面,本集合计划将在充分降低投资品种风险和确保可以获得到期收益的基础上,把握价格上升带来的价差收益和转股价修正等期权条款触发带来的收益机会。
    (4) 资产支持证券投资策略
    基于对发行主体和证券风险收益特征的考察,通过对作为抵押的资产质量和现金流特征的研究,分析资产支持受益凭证可能出现的提前偿付比例和违约率,选择具有投资价值的资产支持受益凭证投资。本集合计划将会严格控制资产支持证券的投资比例,并且分散投资。
    (5)中小企业私募债券的投资策略
    综合运用行业研究方法和公司财务分析方法对债券发行人信用风险进行分析和度量,选择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更优品种进行投资。具体而言:
    ① 根据宏观经济环境及各行业的发展状况,确定各行业的优先配臵顺序;
    ② 研究债券发行人的产业发展趋势、行业政策、公司背景、盈利状况、竞争地位、治理结构、特殊事件风险等基本面信息,分析企业的长期运作风险;
    ③ 运用财务评价体系对债券发行人的资产流动性、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现金流水平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度量发行人财务风险;
    ④ 利用历史数据、市场价格以及资产质量等信息,估算私募债券发行人的违约率及违约损失率;
    ⑤ 考察债券发行人的增信措施,如担保、抵押、质押、银行授信、偿债基金、有序偿债安排等;
    ⑥ 综合发行人各方面分析结果,确定信用利差的合理水平,利用市场的相对失衡,选择溢价偏高的品种进行投资。
    3、基金投资策略
    管理人构建的基金投资评价体系将为本计划的基金投资提供主要依据。将主要从基金历史风险调整收益、基金公司实力两个方面考察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为集合计划资产获取稳定收益。
    4、现金及准现金类资产投资策略
    本集合计划将在确定总体流动性要求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类型货币市场工具的流动性和货币市场预期收益水平、银行存款的期限、债券逆回购的预期收益率来确定现金类资产的配置,并定期对现金类资产组合平均剩余期限以及投资品种比例进行适当调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