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华德福入小学一年级教育幼小衔接育儿 |
分类: 养育孩子 |
通过上一篇博文《孩子太早入小学的不良后果》,我们知道了孩子什么时候入小学是影响他一生的重大决定。那么是适龄的孩子就一定适合进入小学吗?孩子是否真的准备好了,如何全面的评估孩子的发展情况?华德福教育是基于人性的教育,它非常的关注每一个个体,所以,对于什么样的孩子可以入学也有深入的研究,相信这对于考虑孩子入学问题的家长们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在华德福学校,判断和评估小朋友是否准备好了进入小学是一件非常慎重和细致的事情。评估一个适龄的孩子,老师们大概要花好几个小时。有些项目需要单独把孩子带到一边做,还有不少项目是通过日常的观察。
作为一个华德福家长,我对这么复杂的评估最初是不理解的,因为那么多需要考量的方面,难道孩子有些项目没有通过就不能适合进入小学了吗?在听了张俐校长的讲座后,也和老师们有了一些沟通,我才明白到,并不是要通过所有的测评项目才能进入华德福小学,这种全面的评估,可以让家长和老师知道孩子的发展情况,孩子进入小学后,家长和老师可以在他发展不够的方面给予更多的帮助和关注。也有一些家长会选择让在华德福上幼儿园的孩子到非华德福小学去学习,这样的评估同样会让家长全面的掌握孩子的发展情况,根据不同的情况,会给家长一些帮孩子顺利适应的建议。
华德福会从那些方面评估小朋友是否已经准备好了进入小学呢?我试着长话短说,给出一个较为整体的认识:
一.
人智学理论认为:0-7岁,孩子的生命力主要是用来构建物质身体的;5-7岁间,生命力主要作用于四肢。“婴儿肥”不见了,肌肉和关节变得更加明显。“宝宝肚”消失了,因为器官已经上升到腹腔里需要的位置,腹部变苗条了,脊柱曲线日益成熟,腰线也分明起来。考察的项目可以有诸如:胳膊触摸另侧耳朵(四肢相对于头和躯干更加伸展后才能触摸到)
值得一提的是换牙,人智学认为,当早期的生命力把物质身体构建好以后,生命力才会到达头部,开始变化物质身体中最坚固的部分之一牙齿,所以,华德福教育比较重视是否适龄的孩子开始换牙,并把这作为一个重要的信号,换牙表示物质身体构建基本完成,生命力到达头部,这才可以开始进入小学的智性教育。
现在的孩子换牙越来越早,有些四五岁就换牙了,这并不是表示物质身体已经构建好,而是这些孩子大多智力开发过早,让生命力集中于头部而导致的牙早出。这是把本应该构建内脏器官的生命力来发展头部了,与之伴随的,应该是物质身体的发展不足,特别是容易脾胃等内脏器官的发育不好。在华德福学校,换牙与脾胃等内脏器官是会综合考虑来确定其意义的。
二.
1. 年幼的孩子情绪很强烈,但来得快去得快,是一种比较表面的情绪体验。准备好上一年级的孩子,情绪的感受更长更深入。
2. 体现在社会交往上,孩子的社交能力一直在发展中,两岁的幼儿一般是各玩各的,三四岁的孩子在玩耍中有互动,但是三岁的孩子开始了“我”的阶段和“不”的阶段,四岁的孩子又到了“固执期”,虽然他们喜欢和朋友们一起玩,但是分享玩具和接受不同的意见对他们是有难度的。五岁以后的孩子会进入一个更和谐的阶段,一个“优雅期”。5到7岁的孩子在伙伴关系方面也变得更加有意识。他们会为游戏制定规则,玩更复杂的游戏,共同分享物品。他们开始探索和发展更深入的友谊,会轮流到好友家做客,朋友是即使不在一起也会想到的人,会关心朋友,忠于朋友。
三.
1.记忆力的诞生(被解放的记忆力):
年幼的孩子是有记忆力的,但是他们还不能自由的运用它,需要外界的某些东西来启发他的记忆力,然后很多的丰富细节才泉涌而出。例如你问孩子,今天幼儿园吃了什么,他可能茫然的想不起来,但是当家里刚好吃到和幼儿园一样的东西,他就会立刻想起在幼儿园也吃了这个,还能想起很多的相关细节。这个时候的记忆力不是自由的,他们不能自由的回忆起从前发生的事情,而需要事物的刺激才能想起。
六七岁的孩子记忆力获得自由后,可以自由的进入自己的记忆,能够回忆起他想要回忆的内容,能够自主的在自己的记忆中去搜索想要回忆的信息而不需要太多的提示。
2.想象力:幼儿园的孩子是幻想,幻想型游戏的特点是需要道具来演出游戏。而准备好上小学的孩子进入了想象游戏,不需要道具,在头脑里可以内在图景化。
想象力和记忆力的发展对于小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小学的学习,老师大多数时候不会在象幼儿园那样拿出道具来教,这就需要孩子能通过想象把课程内在图景化,来理解和记忆,并在需要的时候还能从记忆中提出来(新的知识多是需要从记忆中提取就的知识来帮助学习的)。如果想象力和记忆力没有形成,孩子很难面对小学的学习。
3.对语言艺术和数学感兴趣。开始进入玩数字和玩语言的阶段,喜欢做文字游戏,编节奏,改变所学的歌曲,开始对书写语言感兴趣,例如写自己的名字和一些简单的字。他们内心的数学思维开始苏醒,对诸如“无穷”开始感兴趣。他们会讨论上帝,天地万物,世界如何运转,他们愿意思考从宇宙到微观的很多事情。
四. 从模仿为主的世界,进入一个权威的世界。
年幼的孩子通常认为:大人能做的自己也能做,他们热切的渴望参与其中,并对大人的行为本能的模仿;学龄儿童把大人看着是“懂得很多的人”,看着“慈爱的权威”,希望被引领。
五.
孩子画的画也是考察的内容,但是要注意区分孩子是否清醒太早,以至于更多的画车、船和卡通人物一类的画。如果孩子自然的发展画画,准备好上学的标志是:所画的人头、身体和四肢比例合理,双脚站在大地上。画的房子通常是四方底座,三角屋顶,还多有烟囱,画面有对称感等。
孩子对性更大程度的意识,开始喜欢探索彼此的身体,会对异性的身体很有兴趣。
六岁左右这个阶段具有象青春期一样奇迹般的变化和成长,包括性兴趣的苏醒,四肢的生长,社会交往生活和大脑能力的形成等。孩子很容易变得极端,有些小朋友希望一直和社会交往接触,有些非常关注异性,有些只想一些动脑的智力活动。作为家长和老师应该帮助他们在各个领域全面发展,避免不协调的发展。
综合《孩子太早入小学的不良后果》和这篇谈到的什么样的孩子真正准备好了上小学,希望大家和我一样,由衷的感受到什么时候该送孩子入小学真的是一个很重要的决定。这个决定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学习的成效,甚至是一生的发展与幸福。最后送给大家Joan Almond的建议:通过种种评估,如果还不能够确定孩子现在是否该上小学,最好让他多等一年,因为准备好上小学的孩子会很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