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航空画报》卷首语之张弛

(2013-06-26 17:16:48)
标签:

航空画报

张弛

分类: 云中书

http://s7/mw690/a2a669b7te00b1d35d326&690


张弛  作家,编剧。著有长篇小说《北京病人》《我们都去海拉尔》,短篇小说集《夜行动物馆》,随笔集《像草一样不能自拔》《另类令我累》《发乎情,止于非礼》。主编作家食谱《西红柿炒自己》《醋也酷》《素食有素质》。2008年导演电影《盒饭》,并将相关剧本等文字结集出版,书名为《灰化肥会挥发》。

 

让心灵去旅行
张弛

 

  上世纪80年代,我曾经在北京的一家旅行社工作,后来去西藏当了近一年的翻译导游。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旅行就是我的工作。
  后来,我认识了几个玩旅行的朋友,他们遇山开路遇水搭桥,上天入地无所不能,间或还给你讲解一些山川地貌民间掌故,像我这种不能吃苦又不求甚解的人,很难跟他们玩儿到一块儿。但也让我懂得,一个好的旅伴的重要性,超过任何一处风景名胜。
  出门的次数多了,认识的旅伴也就多了。他们的习惯形形色色。有人换了床就睡不着觉,但你总不能把家里的床扛着四处走吧。有人一定要裸睡,哪怕是在火车的卧铺上。还有人早起三件事,看电视、拉屎、喝茶,件件费时费力。其他人再着急出发,也得耐心等着。
  也有更奇怪的。有一次去镇江图书签售,同行的有两位老姑娘,哪盏灯都不省油。叫她们吃饭磨磨蹭蹭,叫她们出去玩儿根本不接电话。就算是在饭桌上偶尔露面,也是埋头狂吃,一言不发。回北京的路上,我们四人一个包厢。本来两人还穿着裙子,睡觉前突然彼此使了个眼色,接着便拎着行李出去了。以为她们准备半道下车,想不到半小时后两人又现身了,超短裙换上结实的牛仔裤,上半身也裹得里三层外三层的。我实在不明白,对旅伴都如此防范,为什么要一块儿出来呢。
  还有人喜欢到了地方后,自始至终呆在酒店不出来。有人喜欢结伴,有人喜欢独行。有人喜欢泛泛之游,也有人玩的很专业,登山(我习惯说成爬山),看鸟,看植物。
  旅途中经历的事情,是你呆在家里永远经历不到的。但旅行对我来说,绝对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因为封闭恐惧。出行前的准备也是一种折磨,提前几天就睡不着觉,心里老想着那个未知的世界。
  我经常在床头放着地图册,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身未动心已远”说的是我,“让心灵去旅行”说的也是我。一个好动的人却不敢行动,这也许就是宿命。我知道克服旅行恐惧的惟一办法就是旅行。每次出门前我会说服自己,给自己一个必须出门的理由,平时我还会读一些心理疗法的书,甚至通过在航天部门工作的朋友打听太空人的封闭生活。
  旅途,陌生的城市,是我经常出现的梦境。不是赶火车,就是坐在火车上,中途有同伴临时上下。再不就是坐在宽大的机舱里,飞机在城市的马路上滑翔起降,周围都是璀璨的灯火。
  我熟悉各种交通工具,从北京到上海的高铁时速,到空客A380的内部装置。我还熟悉航班和航空公司的服务。旅行的故事也很多,比如有一次坐火车从上海回北京,下火车出了火车站,一摸,手机丢了。赶紧回车上找,当时车上已空无一人。找到睡觉的那张床铺,突然,车灯灭了车门关上了,火车启动入库,犹如世界到了末日。可笑的是,后来发现手机就在裤兜里,可当时怎么就没摸着呢?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隐秘的目的地,旅行不需要太多的理由。人在一个地方呆烦了,就应该换一个地方。
  每到一处,当地的酒一定要喝,因为你能喝出当地的水土。古玩市场一定要逛,从老物件上可以看到当地的历史。
  还想去很多地方,不过,也就是想想而已。书中描写的一生中必须去的多少个地方,也许我一处都没去过。那次去德国卡塞尔,临时从飞机上下来更成了我旅行经历的一个污点,那座城市恐怕只能永远停留在我的想象中了。但只要是去过的地方被人提到,我都会有一种特殊的感受,就像是提到我的熟人一样。

 

(2010年12月14日总第785期/画像:蒙蒙 编辑:程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