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阳
(2013-05-20 11:03:49)
标签:
万江七号驿站同学茅台旅游 |
分类: 在路上 |
这是我第二次去贵阳。第一次是2006年,与辽大影视广播学院的师生,从湘西入铜仁,再雷山、榕江,及至安顺、遵义、赤水,最后回到贵阳,前后18天,转了大半个贵州。虽是车马劳顿,却很过瘾。
这次是公干,时间宽松,飞来飞去,窃以为借机或可补上上次遗漏之地,如荔波、黎平。于是一下飞机,就兴奋地给朋友发微信:贵阳确绿!朋友回:老地方等你!朋友即老二,大名薛永林,我中学时的一位同学,也是同学中不多的商人之一。记得2006年那次来贵阳,离开的前一晚,与老二见面,四个人喝了两瓶茅台,数瓶啤酒。那时,老二在这里经营着一家网吧,挣没挣到钱我不知道,酒,是他从网吧的办公室里直接拎到饭店的。
打车到云岩区鹿冲关路交接口的银通花园万江七号驿站,老二站在路边。他说,驿站是他与朋友合开的,那个网吧还干着。所谓驿站,就是酒店,或叫会所,不过今晚没有茅台,有茅台镇的窖酒。
我说,我擅长啤酒。
老二说入乡随俗吧哥们,这里都整白的。
一桌子菜,什么泡椒牛亢腩、秘制豆豉鲫鱼、砂锅软烧蕨菜、千缘杂烩、过桥排骨、酱爆梅肉丁、金菇肥牛卷、蒜香鲈鱼等等不一而足。大厨一边介绍着,我一边流着口水。酒,是那种黄纸包装不见名称与标识且有些粗糙的灰白瓷瓶——的确不是茅台。大厨用东北话说(他来过东北):这是薛总的私藏佳酿,不是茅台胜似茅台啊!我说,全国人民都在反腐倡廉,实行扫光政策,这么多菜岂不浪费?何况我感兴趣的是那种腌臜小店特色小吃啊!老二说,吃不了打包。这些都是正宗的黔菜,晚上我带你去那些脏街陋巷体验生活。
如你所知,这一回我们又喝高了。
7年,我们才见上一次面,抗战都快胜利了!老二说。我说,老家的同学都想你呢,再不见面就老了!于是,我们掏出手机给几位要好的老同学打电话,有谷红、六子、长辉,啰哩啰嗦,直到后来换了地方,打车去小吃一条街,又要了烤豆腐、牛肉粉,啤酒若干,至于吃喝多少,最后怎样回到宾馆的全然不知。好在有叫醒服务,次日早上没耽搁差事。
但,我严重感冒了。来时,沈阳还是零下2度,虽不是冰天雪地,却也青黄不接。而此时此地,已然零上28度,街上随处可见半袖短裙太阳镜。
躺在宾馆的床上,百无聊赖。手头的一本《山花》杂志,拿起又放下。电视机里正播着芦山地震的实况报道,以及禽流感信息。想起北京大水,世界末日的恐慌,PM2.5及那些无数的雾霾天气……别说荔波、黎平,就是马尔代夫亦没了兴致,一步也不想动。可是先前却不是这样的啊!先前SARS那年,曾与友人单车骑行140多公里回老家,2008年,汶川地震时在成都、之后深入灾区采访十余天,脚磨破了,衣服弄丢了,牙疼心痛,一路却坚持下来。可如今,这是怎么了?
夜里,老二微信:在他的驿站可以随吃随喝,签字就可。他有时忙,不在站里。我回:明天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