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大地上我们只过一生——纪念苇岸

(2013-05-19 07:53:22)
标签:

苇岸

散文

土地道德

素食主义

文化

分类: 人物志

http://s14/mw690/a2a669b7tdd06b492f2cd&690

苇岸(1960年1月7日—1999年5月19日)


    在我借住的郊区的一间平房里,墙上挂着两幅肖像,一是张承志,一是苇岸,这是我最喜爱的两位中国作家。是他们的著作,让我看到了文学的伟大以及伟大的文学神奇的魅力。
    然而苇岸先生已经去世。他走的太早了,年仅39岁。
    认识苇岸,是在1998年冬天,那时,我离开故乡,漂泊沈阳。我的朋友陈焱向我推荐一部题为《大地上的事情》的散文集,作者苇岸。他说,你一定要看苇岸。于是,在那个寒冷的夜晚,我拥衾独坐窗前,轻轻的打开这本书。
    这是我读到的最好的散文——
    北方辽阔的土地,河流奔涌,麦浪滚动,白桦树淳朴正直,纷纷落叶如一只只飞翔的鸟。高远的天空和洁白的云朵,仿佛一个尚未开启的世界,纯粹、明澈、悠远,一切以初始的原色朗朗呈现。蚂蚁营巢有三种方式,太阳的路线也是弯曲的。

    ……
    从此,它成为我的枕边书。
    然而,2000年5月,陈焱从深圳打来电话,告诉我说,苇岸先生已经辞世,具体原因及时间不详。他是在《书屋》杂志上林贤治撰写的关于散文的一篇论述中得到这一消息的。苇岸是一个沉静的作家,一如他的作品平和、简约、不事张扬,不象有些作家自我聒噪。所以,他的去世,媒体没有关注,但是,我们分明沉痛的感到了一种丧失:中国失去了一位懂得劳动和爱情的善良的公民,中国散文界失去了一位富于独创性的有为的作家。(林贤治语)
    不久,又收到陈焱寄赠的苇岸的另一本书《太阳升起以后》,从书中始知苇岸是1999年5月19日去世的,患的是肝癌。此书是他病逝前亲自整理、修订的全部作品集,但也只有17万字。苇岸曾说:在写作上我没有太大的奢求,一生能够留下二十万字的自己满意的文字就感到非常欣慰了。但我尚未度过半生,许多想写的作品都未能如愿。本来我将四十岁作为一个新的开端,四十岁确是人生价值、写作观念、写作方法成熟的一个转折。然而,壮志未酬。书中收录了他悉心准备了一年的《一九九八  廿四节气》一文的前六则,这是他的一篇力作,尽管没有全部完成。
    去年秋天,在沈阳东宇书店,我蓦然发现苇岸的另一本书《上帝之子》,这是由湖北美术出版社2001年4月出版的“弄墨丛书”之一,该书不仅图文并茂,更有海内外众多朋友纪念他的回忆文章及评论文字。当时书店只有五套,我毫不犹豫的将苇岸一辑全部买下,以至那位美丽的营业员小姐有些诧异。
    从书店返回宿舍的公共汽车上,我的眼睛模糊了,我终于了解到苇岸在最后的日子里是如何度过的:他没有孩子。与妻子离异。将所有藏书捐赠给曾培育他的乡村小学。他是一个素食主义者,患病期间,在医生和亲友的劝说下,终于没有坚持到底,为此,他觉得这是个人在信念上的一种堕落。在临终前,他请求说:将他的骨灰撒在他经常观察的北京昌平县北小营村的那片田野上,让友人为他朗诵他所心爱的法国诗人雅姆的诗,诗的题目是《为他人的幸福而祈祷》。
    这就是苇岸,在最后的瞬刻迎接死亡的仪式。
    五册《上帝之子》,四册分送给我的编辑朋友,并在书页上写到:苇岸,一棵生长在大地上的充实的种子,一个在大地上只过一生的诚实的观察者,一位有真正的人文情怀和艺术宗教感的作家,在他以观察为基础、以智识为背景、以凝练为文字、以远虑为内蕴的作品中,表示对生命的呵护,对道德的诉求,对大地的守望。
    苇岸之于这个世界,不仅仅是他不朽的作品,更是他的思想、信仰与追求,他的一颗与万物荣辱与共的灵魂。
    苇岸将与大地同在。(2002年5月17日于沈阳东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近日得书-13-10
后一篇:在贵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