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科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
(2018-03-13 12:16:47)分类: 教学计划 |
2017-2018学年科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
一、教材简析
本册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二、学生现状分析
第一:六年级的小学生已经有三年半接触科学课的时间,有一定量的科学知识,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实验的能力,以及初步地自主探究的能力;从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在教师的引导下基本能主动开展探究活动。
第二: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能力还是比较薄弱,能主动开展的学习的学生比较少,比较依赖于教师的教;
第三: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法来表述自己的观点以及合作研究学习的能力与意识还是比较薄弱。因此科学课的教学要积极地发展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愿意用自己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认识与观点。
三、教学总目标
(一)、科学知识:
1.学习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中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研究方法,并能尝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物质世界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物质的常见性质、用途和变化,教学对物体的运动、力和简单机械,以及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具有感性认识。
3.通过对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生命世界的轮廓,形成一些对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认识,对人体和健康形成初步的认识。
4.通过对地球与宇宙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地球、太阳系的概况及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认识人类与地球环境的相互作用,懂得地球是人类惟一家园的道理。
在本册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2.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科学不迷信权威。
4.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与活动。
5.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6.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三)、科学探究:
1.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2.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3.能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4.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5.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6.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
7.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8.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本册的重点是: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习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习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教学措施
1.加强理论的学习,特别是小学科学课中关于“科学探究学习”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思想与方法;
2.深刻领会并认真贯彻执行《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3.加强自身素养、知识水平以及业务能力的提升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4.认真钻研教材和各类教学参考书,浏览网络、杂志等,学习先进经验、科学设计教学策略;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创设良好氛围;
5.潜心解读学生、了解学生、知道学生认知规律以及学生学习的心理;
6.积极收集、准备各类探究活动材料提供有结构材料;发展学生搜集各类活动资源和素材能力并用于探究活动;
7.张扬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特长,努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注重学生自主性探究和个性特长的培养。
五、教学进度
周次 |
日期 |
内容 |
1 |
2.26-3.4 |
3月4日(正月十七,周日)中小学(幼儿园)报到注册,始业教育 |
2 |
3.5-3.11 |
1 课放大镜 2 课放大镜下的昆虫世 3 课放大镜下的晶体 |
3 |
3.12-3.18 |
4 课怎样放得更大 5 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 6 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 |
4 |
3.19-3.25 |
7 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 8 课微小世界和我们 第一单元复习 |
5 |
3.26-4.1 |
1 课我们身边的物质 2 课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 课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
6 |
4.2-4.8 |
4 课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第 5 课铁生锈了 4月5-7日清明节放假 |
7 |
4.9-4.15 |
6 课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7 课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8 课物质变化与我们(暨第二单元复习) |
8 |
4.16-4.22 |
1 课地球的卫星一月球 2 课月相变化 3 课我们来造“环形山” |
9 |
4.23-4.29 |
4 课日食和月食 5 课太阳系第 4月29日至5月1日劳动节放假 |
10 |
4.30-5.6 |
6 课在星空中一 7 课在星空中二 |
11 |
5.7-5.13 |
8 课探索宇宙 第三单元复习 第四单元重温1 |
12 |
5.14-5.20 |
第四单元重温2 |
13 |
5.21-5.27 |
复习 |
14 |
5.28-6.3 |
复习 |
15 |
6.4-6.10 |
复习 |
16 |
6.11-6.17 |
复习 |
17 |
6.18-6.24 |
复习 6月18日端午节放假1天 |
18 |
6.25-7.1 |
期末考试 |
19 |
7.2-7.8 |
学期结束工作;7月5日暑假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