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英语质量分析 滕中芊
(2016-06-28 21:50:15)分类: 教师质量分析、读后感等 |
一、对试题的认识
二、年级总体情况分析
本次测试,我校六年级共188名学生参加。最高分满分100分,最低分5分。
班级 |
实考人数 |
优秀 |
合格 |
不合格 |
平均分 |
六一 |
49人 |
69.4% |
91.83% |
8.17% |
87.08 |
六二 |
44人 |
65.9% |
93.2% |
6.8% |
83 |
六三 |
49人 |
59.2% |
91.8% |
8.2% |
84.8 |
六四 |
46人 |
71.7% |
89.1 % |
10.9% |
86.43 |
三、从成绩统计中反映我校六年级英语教学的主要成绩
1、优秀率较高。
2、优秀生成绩优异。
3、学生对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日益提高
(1)对单词的掌握有所加强,基础知识掌握有所提高。本次命题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认读才能很好地完成答卷,从学生的成绩来看,学生对4会、3会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好,得分率高,失分较少。
(2)学生的听力有所提升。如听力部分三大题,除了少部分基础较差的孩子有错外,大部分孩子没有失分。学生的听力水平比去年进步较快。学生在听电脑播报听力录音时,不再有恐慌了。这跟平时做练习时,我尽量让学生听电脑播报听力有关。
(3)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有所改观。如,笔试部分第六题:语言知识运用;第七题:情景交际,第八大题:任务型阅读。这些都体现在情境中选择语境,在情境中运用语言,由于学生在平时注重了这方面的训练,因而答题正确率也较高。
(4)班级差距逐渐缩小。原来最好的班级和最差的班级平均分相10分以上,现在最多只相差四分多了。这跟各方面对英语的重视有关。
四、从成绩统计中看存在的主要问题
1、面向全体不足,高低分悬殊过大,两极分化依然严重
2、后进生学生兴趣淡化,缺乏自信动力
3、学习策略贫乏,学习效果不佳
1、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基于学生在听力方面的不足及对教师语音的依赖性,英语教学中在不降低读写要求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的听力和口语,平时的听力练习尽量要让学生听电脑录音,而不是听教师读听力材料。注重多途径、多形式的口语练习和适当的听力训练。
(2)日常教学中要注意灵活处理教学内容,加强前后知识的滚动和语言村料的复现,反复训练,螺旋上升,同时要注重结合生活实际,突出语言的实用性,学生实际活动要注意语言形式与意义的紧密结合。
(3)加强单词的音、形、意的记忆,加强基本方式的认读,抓单词、句式的认读,上课时要求学生指读,在指读的过程中记忆单词和句式。
(4)设计教学活动要注意层次性,不要盲目追求活动形式的多样化。设计从听、模仿、说、认读到书写的活动,遵循教学规律,激发学习兴趣。
(5)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层练习、分层辅导、分层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逐步缩小两极分化现象。
(6)加强对学生基本有效策略的指导。如单词的拼读及记忆方法、句法结构的学习方法等,通过语言现象传授给学生学习语言的方法和策略。
2、依托校本研训的效能,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
(1)多参加新课程、新教材解读培训,明确课改理念,吃透教材,构建教材知识体系框架,细化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难点。
(2)多开展课堂教学的研训活动,改进教学方法,把研究新理念与研究新教法有机结合起来,加强教学反思,案例、课例分析,课题研究,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和自身业务素质。
3、多开展活动,提升学科教学质量
(1)要注重小学学段学生的语言积累工作,可通过一系列英语活动,如月测验、英语口语竞赛、英语能力竞赛、英语书写竞赛等方式加强学生的英语语言积累。通过听、说、读、写学习活动,全面提高语言技能及运用能力。
(2)积极为学生创设学习英语的环境,适当加大学生在校接触英语的频率,安排学生的英语晨读与辅导等活动。
(3)制定对学困生进行辅导与监控的计划,逐步缩小两极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