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学笔记︱肛瘘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2017-06-02 00:22:55)
标签:

杂谈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肛肠外科-副主任医师 孙锋

https://pic.wenwo.com/fimg/9438111542.jpg

        瘘是指肛门周围的肉芽肿性管道,由内口、瘘管、外口三部分组成。内口常位于直肠下部或肛管,多为一个;外口在肛周皮肤上,可为一个或多个,经久不愈或间歇性反复发作,肛瘘是常见的直肠肛管疾病之一。那么,肛瘘的病因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https://pic.wenwo.com/fimg/9893164591.jpg



       肛瘘可见于任何年龄阶段的患者,发病高峰年龄段在20~40岁,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5∶1。婴幼儿发病也常见。

肛瘘常见病因

https://pic.wenwo.com/fimg/10751128203.jpg

      

       肛瘘基本病因,是肛门直肠周围感染形成不能愈合的慢性迁延性瘘道或窦道,其大体感染来源分为:

1、腺源性肛瘘:

        肛管齿线位肛隐窝内肛腺感染,沿肛管直肠肌肉及软组织间隙蔓延扩散,形成开口瘘道或不开口的窦道,向下形成低位肛瘘,向上超过肛直环(或瘘管在肛直环内)形成高位肛瘘。腹泻、便秘、疲劳、抵抗力下降是常见诱因,90%肛瘘由此发生,治疗较为容易,手术多能一次性治愈。

2、裂源性肛瘘:

        由于肛裂继发感染蔓延形成瘘管,因肛裂位置较低,多形成皮下瘘,是陈旧性肛裂常见并发症,多见于肛门前后正中位,前方发生复杂性肛瘘的较多,女性常见。

3、囊源性肛瘘:

        由肛门直肠周围间隙内(或盆底)囊性肿物生长体积增大及排便肠蠕动挤压,囊壁移行至肛管直肠交界薄弱处(肛隐窝),在抵抗力下降时诱发感染。形成囊性窦道或瘘道,顶端位置往往较高,有光滑、宽旷、分隔状囊性内壁,常见于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畸胎瘤等,占高位肛瘘30%左右。因内壁有上皮组织不易完全祛除及囊壁较硬不易关闭愈合,难于一次性手术治愈,临床上称为“复发性复杂性肛瘘”。

4、痔源性肛瘘:

        因血栓痔感染形成瘘管,多为皮下瘘,或向上形成粘膜下瘘,混合痔血栓形成感染形成的肛瘘内口多在齿线位痔体两侧,右前方母痔区发生较多,且易行成较为复杂的肛瘘。

5、肠源性肛瘘:

        由于慢性炎性肠病,如溃疡性直肠炎、克隆氏病,溃疡感染波及直肠壁向下形成瘘道至肛周,一般以原发病表现为主,肛瘘治愈较为困难。肠源性肛瘘请同行务必注意:此类病人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可行肠镜检查、予以鉴别。

6、医源性肛瘘:

        因肛门直肠检查、手术治疗引起感染蔓延扩散形成肛瘘。主要是齿线位肛隐窝肛腺受损伤、分泌不畅引起感染继发,常见不正确结扎痔核或缝线于齿线位引起。随着手术方式的改进,此类肛瘘发生逐渐少见;更少见于盆腔其它手术如直肠、子宫、膀胱、骶尾椎手术感染形成瘘道。

7、伤源性肛瘘:

        因误吞鱼骨、鸡骨,排便时刺入肛管周围组织或外来锐器直接刺穿肛管直肠周围组织,引起感染扩散蔓延形成肛瘘,不易愈合多由异物存留组织间隙造成。

https://pic.wenwo.com/fimg/12504111543.jpg


点个赞再走呗(本文正下方)


http://tva4/crop.0.0.1125.1125.180/a2a1deaajw8f2j8eyqh0pj20v90v9408.jpg
孙锋医生
广东 广州 广州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肛肠外科

更多内容请点击此处 ➔ 我的诊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