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本文为诗经大贫嘴之十六:齐风(上)】
《诗经》的齐风,有一首《东方未明》:
-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 东方未晞,颠倒裳衣。颠之倒之,自公令之。
大清早的,天还没亮,就得起床了,摸黑穿衣服很容易穿错。《西游记》里,孙悟空在灭法国,偷了一家客店的衣服。客店老板要起床追,“捞起裤子当衫子,左套也套不上,右套也套不上”,就是“颠倒衣裳”的意思。
作为上班族,有多少次天不亮就起床,掐着时间出门,奔跑着赶地铁……
我有一次,冬天的早上,慌慌地赶去上班,结果一进大门就被人指着大笑。
原来起床的时候没看清,两只脚的鞋一样一只。
为什么这样狼狈?因为“自公令之”,上边有老板,有打卡,不服就扣钱。
这首诗说的是上班,其实《诗经》里还有一首诗说的是下班。那就是《北门》,这首诗,我们聊过:
- 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窭且贫,莫知我艰。
现在不要说北门,通往天通苑的五号线,什么时候都没法呆。
然而,回到家,不是休息,而是另一种烦恼的开始:
- 王事适我,政事一埤益我。我入自外,室人交徧讁我。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上班时事情一团糟,到家还得忍受家人的各种唠叨。天意如此,怎么办!
然而,这两首诗里的人物,都是穷屌丝。并不是所有的人,上下班都这么狼狈。
比如《齐风》里的这首《鸡鸣》,原文不引了,说的是一个大人物在家睡懒觉。听见鸡叫,以为是苍蝇。直到人家上朝都回来了,他还没起。
这位爷混到上朝资格了,肯定不是屌丝。而《毛诗正义》干脆说,这位爷就是齐哀公,群臣都在大殿上等着了,他还和宠妃“同梦”,就是不起。
齐哀公当然是大爷,谁敢催他呀!
这放在今天,有篇文章和这首诗意思很像,就是《为啥早上堵车时根本看不到豪车》。
7点以前,路上跑的都是奇瑞、吉利、熊猫。
8点以前,路上跑的都是合资车如日产、丰田、大众。
11点是宝马、奔驰。
21点是兰博基尼、法拉利。
当我们在“颠倒衣裳”的时候,有些人还在“甘与子同梦”。
没办法,这就是阶层。
下班呢?下班也一样啊。比如《羔羊》:
-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穿得起小羊皮袄的人,不需要赶晚高峰,逶迤(委蛇)从容地回家。(按:退食有好几个意思,这里取程俊英先生的解释)
所以,看一个人属于哪个阶层很简单,就是看他上下班的姿势。
然而最有意思的,是这首《东方未明》还有第三段:
- 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则莫(暮)。
这一段,有很多种解释,我倾向于程俊英先生的。说这位屌丝,上班走了还不放心,要用柳条把家围起来(樊圃就是篱笆围起来的园子),临走的时候还回头看(瞿瞿,瞪眼看的样子)。为什么呢?因为他早出晚归,不在家的时候太长了,他怕别人偷他的老婆!
古代的女人是不上班的。早出晚归的男人,不仅面临着工作的压力。还有更危险的,那就是老婆。
宋代“不夙则莫(暮)”的,比如天天早出晚归卖炊饼的武大郎。
《水浒传》里武松出差去东京,临走的时候,怕潘金莲背着武大郎和别人混,就摆一桌酒席,作临别赠言,其中有一句话就是:
- 大哥,每日须晚出早归!
- 大嫂,你是精细人,须知“篱牢犬不入”。
这两句,正是“不夙则莫(暮)”和“折柳樊圃”的注脚!
这也符合今天的人情,比如,很符合宝宝的人情。
网上有个说法,说宝宝去拍《真正男子汉》,就是经纪人宋喆给他故意安排的。因为这个片场不能随便回家,一住很久。宋喆就有机会进入“樊圃”,和马蓉偷情。
“瞿瞿”,是瞪大眼睛的意思。可惜宝宝天生小眼,没法“瞿瞿”;所以终于发现,他的樊圃,钻进了狗!
贫道在喜马拉雅开通了个人电台。可在喜马拉雅收听全部“诗经大贫嘴”专辑!
今天聊的是齐风的前六首诗。看下面的进度表,我看到这里了,您跟上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