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做出美食,选油是关键!

(2012-09-14 12:03:57)
标签:

烹饪方法

营养

分类

健康

分类: 专业知识解读

http://s14/bmiddle/a29d40e5tc9a1872a215d&690

油的历史可以说是相当悠久,即便是在中国贫困时期,油也依然是我们炒菜、做饭的必不可少的原材料。在那个时期,没有大桶的食用油存放在家中,只能是炒菜时用猪皮上仅有的一些猪油摸一下锅,然后开始炒菜做饭,因此在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就已经不可一日无油了,一直延续至今我们对油的需求依然不减。

  如今油的种类日渐繁多,
但加工工艺还是以压榨和浸出两种方式进行提炼加工,只不过加工的原材料不同而已。原材料不同,自然在口感和营养上就会有区分,做出的美食味道也不尽相同,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如何用油烹出美味。
  
  1、大豆油——大豆油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油,其取自大豆的种子,因为大豆种皮及种子品种不同,所以提炼的油颜色也有差别,分为淡黄、深绿、微绿三色,但经过精炼之后的大豆油则为淡黄色的。
大豆油是低温烹调油,适用于炒菜,保存时应注意密封,因为大豆油容易变质,会出现豆臭味

  2、菜籽油——菜籽油是以油菜籽为原料经浸出工艺加工的油脂,一般色则为深黄略带微绿色,
菜籽油适宜用来低温煎炒烹调食物或是腌泡食物,因其自身有比较刺激的味道所以不适合做凉菜,要注意:高温用过之后的菜籽油应避免重复使用。

  3、花生油——花生油是老百姓家中最常食用的油脂之一。花生油的脂肪酸构成是比较好易于人体消化吸收。一般花生油呈现淡黄色,气味也比较醇厚,花生油发烟点比较高,大约在450℃左右,耐高温;因此
适用于200℃以下的煎、炒、烹、炸的方式烹调。

 
 4、葵花籽油——葵花籽油是近年来新兴的油种之一,因其丰富的亚油酸有显著降低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和预防冠心病的作用,所以这种油脂被成为高亚油酸健康油此外,葵花籽油中维生素E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也较高,易于被人体吸收利用。葵花籽油熔点较低,一般适用于炒菜或是调馅等低温烹调的方式。

 

  5、茶籽油——茶籽油是利用油茶的种子榨制的一种优质食用油。茶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茶油还含有茶多酚和茶皂甙,对降低胆固醇和抗癌有明显的功效。色泽浅黄澄清,气味清香,适宜凉拌菜及低温烹调。

 

  6、橄榄油——橄榄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油脂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以自然状态的形式供给人类食用的木本植物油。橄榄油是从初熟或成熟油橄榄鲜果中直接压榨出来的果汁,其色泽是随榨油机压力的增加而加深的,先是浅黄、黄绿、深绿、绿黑色。色泽越深酸值越高,当酸值达到3以上就不宜食用了。橄榄油一般用于凉拌菜或是沙拉酱料效果最佳。精炼的橄榄油可用于煎炸食物。

 

  7、棕榈油——棕榈油是用油棕树上的棕果榨取而出的油脂,一般加工食品当中使用广泛,可作为人造奶油的原料油脂,棕榈油作为食用油使用时,可用于煎炸食物。

 

  8、小磨香油——香油也称芝麻油,是用芝麻的种子直接火焙之后压榨(或水代法)而出的。芝麻油是营养价值较高的优良食用油种,油色淡黄,气味浓郁,适用于凉拌或是烹调之后滴入汤类食品中上等油脂。

 

  9、小麦胚芽油——小麦胚芽油是以小麦胚芽为原料提炼而成的优质,其还有丰富的维生素E、亚油酸等多种生理活性成分,是健康的食用油脂。可用于炒菜、调馅料。

 

  10、动物油——动物油一般是以猪、牛、羊等动物身上的优质为主,其含有的胆固醇及饱和脂肪酸较高,而动物油脂中的高饱和脂肪酸会让你的血脂异常,因此不建议烹调食用。

 

温馨提示:科学烹饪,食更美味!

  看过了这么多的油种及食用方法,相信大家已经会挑选适合食物烹调方式的油了,那么我在这里还得跟大家说说用油的三大守则:油不可高温、不可用油过多、不可反复使用。

 

  1、如果锅中油开始冒烟说明油表面的温度已经超过此油的耐热度,会开始破坏油脂中的脂溶性维生素,并产生有害物质;

  2、炒菜时用油过多,会使菜肴变得油腻,并且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及血脂异常的风险; 

  3、油脂每加温一次,就会产生有害物质,并会随之增加,有害物质过多会影响健康。因此提醒大家,家中的回锅油应避免反复使用,如果觉得剩油太多丢掉太可惜,那么可以用煎炸之后剩下的油用来调馅料,包饺子或者包子之类的,低温烹调的方式食用即可。

 

  另外食用油不宜暴露在空气当中,会使油脂酸败变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食用油适宜摄入量为:成人25-30g/日,在这里要提醒大家,食用油虽有营养,又是烹调中必不可少的原料,但是食用过多依然对我们的身体有害,一切影响我们健康的因素都不容忽视,以上就是我为您带来的用油之道,您都学会了吗?

 

 

参考文献:

[]于康.百姓开门七件事:糖米油盐酱醋茶的营养秘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4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北京:西藏人民出版版社,2011年修订本:31

 

原创博文,如需刊登请与本人联系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刘丽蕊

QQ5229724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