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4-01-14 20:39:45)
标签:
反思研讨教学预案有效教学教育 |
《负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鲤南中心小学
教学内容:
1.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和理解负数的意义,了解负数的产生与作用,感受负数使用带来的方便。
2.会正确地读、写正、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难点
1、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理解负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过程
一、
1、课前谈话。
2、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负数。(师有选择的板书,如:电梯里的负数-2层,气温里的负数-15°C,信用卡里负数-10元。)老师也举个负数的例子:XXX的身高是-2厘米。
二、探究新知
今天老师也还带来一些数,下面请11位同学帮老师拿着这些数。(-2、-4、-5、-8 、-13、0、4、13、47、8、100)
1、
2、
3、
4、
5、
6、
7、
8、
9、
三、
解释上课始我们一起举的生活例子。
1、
2、
3、
4、
《认识负数》教学反思
鲤南中心小学
《认识负数》一单元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生活中的负数,感知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让学生借助数轴,学会比较负数的大小。负数在生活中比较常见,但这个概念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因此我在教学时紧密联系生活,把生活中的负数引入课堂,使学生既感到熟悉,又感到亲切。关于本内容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联系生活实际教学,以利于学生认识和理解负数。
在教学中,我从学生熟悉的例子引入负数,如电梯的地下室、温度、信用卡等让学生在生活实际背景中学习和感受正负数的意义,让学生充分理解用正负数表示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建立正数和负数的数感。这种生活化、经验化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自觉地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来观察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让学生去探索,让学生去体验。
这节课的思路是清晰的,各个环节联系的也十分紧密。大量的生活中的问题,强有力的吸引住了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思考,解决问题,主动探究获取了新知识。
课后,细细反思本节课的不足以及需要改进之处,应该让学生成对的读读正负数,让学生在感受到负数与正数是对应的,理解负数、0、正数三者间的联系及0的特殊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