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能忽视的琼瑶现象

(2024-12-22 14:21:08)
标签:

杂谈

                          不能忽视的琼瑶现象
琼瑶走了。
像雪花一样翩然而去。
一个言情时代的落幕。
爱也好,骂也罢,幕后无论如何纷争,主人公再也听不到了。
从12月4日到今天,让这个网络时代忙的不亦乐乎。
惊讶?琼瑶怎麽会轻生?
遗憾,世界上再无琼瑶!
愤怒!平鑫涛把爱全部给了琼瑶,把财产全部给了自己的三个孩子。
不平,恋爱脑的琼瑶啊,一生写尽爱与被爱,自己却是爱情的牺牲品。
纷纷攘攘了半月有余,随着平鑫涛儿子平云的一封致歉信,人们的心里稍微有些释怀,然而,另一种现象悄然而生。
对于死。
尽管琼瑶86岁,尽管琼瑶恶疾缠身,但是,凭她的资产,完全有能力救治,无论花多少钱,她有25亿。
琼瑶虽重病,容颜不改,和儿媳妇同框,貌美胜似儿媳,不像被折磨的精神憔悴体力不堪。
琼瑶还在打理她和平鑫涛的皇冠文化集团,不应该说她衰老无能没有精力。
琼瑶12月2日还在同儿子儿媳共进晚餐,且谈笑风生。
这一切表明,琼瑶轻生的心理素质该有多么强大,轻生的理念蓄谋已久,像雪花一样飘走,意念决绝。这就是琼瑶。真的很琼瑶。
生如夏花般的绚烂,死如秋叶般的静美!
纵然不解,也要祝福!
很早就看过琼瑶的遗嘱,她希望自己在重病时,不抢救,不插管,不进重症监护室。这个想法也许来自平鑫涛他们两个人,也许在平鑫涛被儿女们强行插管抢救的那段时间。
看过平鑫涛重病时,鼻孔里插着管子,咧着嘴,一双呆滞的眼睛流着浊泪。
傻,呆,可怜,无助,生不如死!
琼瑶趴在她的床前,也许那一刻,更加坚定了她轻生的念头。
琼瑶走了,临难不顾生,死后魂飞扬!
赞同琼瑶“死法”不翼而飞!
我们这个年龄,都不止一次的见证了生不如死的病人,同学,同事,邻居,亲朋。
我之所以有感而发,亲家公的死亡,令我至今不寒而栗!
亲家公是乡村一位知名的乡医,十里八村都奉他为救护神,所以,家境优渥。一次,轿车被儿子开走了,他骑摩托车出诊,回来时,在林荫道的岔路口被一辆飞驰而来的轿车迎头撞上,把他撞飞了数十米高后重重落下。
送到医院后,开颅,割气道,插管,几乎用遍了抢救措施,不奏效。最后,医生对孩子们说,抢救不会有效果,给你们举个例子,就好像一个人抱着一个西瓜,狠狠的摔到了地上,里面的西瓜瓤碎了,烂了。你们爸爸的脑袋里就是如此。救不救?
孩子们一听,都傻了,太残酷了。但是,哪个孩子也不能做出不抢救的决定。况且,他爸爸一旦清醒一点,就呼喊着“救我,救我”!这样,就开始了艰难地抢救。从松原小医院送到长春白求恩医科大学医院,又转送到北京301 医院。前前后后40天,每天一万元,40万!
  原本他家应该能拿出这些钱,但是,他明白时,背着老伴和孩子都把钱借出去或者抬出去了,他一有病,债主或逃之夭夭,或死不认账,他手里又找不出证据。看病钱都是三个孩子凑的,我家就拿了13万。
  40 天后,医生宣布,抢救无效!人走钱空。
  亲家母哭得昏天昏地,三个孩子精疲力尽,消耗的不成人形。事情过去了十几年,到现在孩子们回忆起来都噤若寒蝉。
  托马斯曼说,一个人的死亡,与其说是他自己的事,不如说是他活着的亲友们的事。的确,亲家公的死,让全家人痛不欲生,可是,终究死了,又让全家人背负债务,永无解脱!我劝亲家母,“不要想他,这个老头太自私”!唉,声音也很微弱,谁不想活呢?
  在亲家公身上,我看明白了一件事,如果活着比死还可怕,宁愿选择死!
  一次,亲家母突发疾病,两只眼睛充血短暂失明。到医院后,医生说,老太太,你很幸运,这就是脑出血现象,这股血是从你的眼睛里攻出来,还好,如果是从脑袋里攻出来,就是脑出血啊!
  孩子们听了大惊失色,赶紧做了全面的检查,好在有惊无险。
  我对亲家母说,如果是脑出血呢?你抢救不抢救?她坚定地说,有他爸爸的例子,坚决不抢救。
  我随即对孩子们宣布:“现在你们都在场,如果以后我俩无论谁得了不治之症,都不许抢救,今天就是我俩的遗嘱了”!孩子们面面相觑。一会,她儿子和我儿子都说,那可不能由你们做主啊!
还是真的怕自己不能做主!如果躺在病床上不清醒,求生不能求死不得,哪个孩子会决定不抢救呢?琼瑶就是看明白了这一点,在她清醒的时候,果断离开,多么明智的选择。我,我周围的老人,都是琼瑶轻生的拥护者。
 琼瑶是有影响力的,她的一本《窗外》影响了几代年轻人,也有人骂她毁了几代年轻人。那么,她的轻生呢?又会影响几代老年人,毁了几代老年人呢?
这就是琼瑶轻生后悄然而生的一种现象,不容忽视!
 生有时,死有时,爱有时,恨有时,聚有时,散有时。
  当我们还能够选择如何死亡时,死亡,就是一种安乐。在春天晴朗的早晨,在野外,在丘陵,在草原,精神和肉体都健康而活跃,躺在你喜欢的地方静静死去并不可怕。——马克,拉瑟福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年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