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白唱和:开创文人依曲填词先河】

(2016-10-07 19:43:33)
标签:

365

文化

分类: 学习资料

   刘禹锡是一位对文学、哲学、经学、医学、书法、音乐、佛学、天文学等都有研究的大家,是个多才多艺的诗人,其诗文中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是众所周知的史实,也一向为人所乐道。但他对填词所作的贡献,却鲜有人提及,尤其是他创作的两首词,知道的人更少。

   刘禹锡(772—842)在人生的盛年,与柳宗元(773—819)交谊深厚,又都在文学上取得巨大的成就,所以人称“刘柳”;在人生的晚年,因与白居易(772—846)诗歌唱和,并且深得白的崇敬,“四海齐名白与刘”,因此与白居易并称“刘白”。其实,刘禹锡与白居易等诗人诗歌唱和之事,由来已久。只是到了827春,因为刘、白都调进了东都洛阳,二人的交往就愈加亲近和密切,唱和之作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828年春末时分,刘禹锡与白居易、裴度等诗人“游曲江杏园,诗酒唱和,联句成诗”,集体创作诗歌,开启了诗人集体创作诗歌的先例。在此期间,刘、白的唱和最为频繁和持久,次年,白居易还将自己与刘禹锡的唱和诗编成《刘白唱和集》上下两卷,此后还先后编集过四次,共五卷。到后来,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刘、白为中心的新的诗歌唱和群体,并吸引了众多诗人的参与,文学史上称之为“刘白诗人群”。

   刘禹锡和白居易是后期唱和的中坚力量,共同挑起了刘白诗人群交游酬唱的大梁。在《刘白唱和集解》中,白居易这样评价刘禹锡:“彭城刘梦得,诗豪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刘、白除了进行诗歌唱和外,还一起尝试过填词的唱和。没想到,这一尝试,便开创了文人依曲填词的先河。词的产生,六朝是其滥觞期,隋朝、初唐、盛唐是其发展期,而中唐则是其形成期。唐代商业发展,都市经济的繁荣和市民阶层休闲娱乐的需要,大大刺激了词的创作。

   从词自身看,音乐至关重要,而唐代“杂用胡夷里巷之曲”形成的“燕(宴)乐”,为词提供了最好的词调,燕乐的流行相应地需要与之相配的歌词,词正是在燕乐的这种需求下产生的。词是配合燕乐而产生的,但词体形成确立的具体过程,尚未有统一的定论,因为从隋代到初唐,传世的作品十分有限,其间的创作情况难以得到确切的认识。

   中唐时期,一些诗人如张志和、韦应物等也从事填词活动,但从他们的作品里却看不出其创作的具体过程,只有白居易创作的《忆江南》词三首,刘禹锡与之唱和,也填《忆江南》词二首,并在词下加自注云:“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清楚地表明刘禹锡是依照曲调填词,而非依诗之句法为诗,完全是词的创作规范,这是迄今所知道的、被学界所公认的文人依曲填词最早、最明确的记载。刘白这五首词,在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自唐末以后,文人依曲填词的创作活动,就肇始于刘白的这次唱和。白居易创作的三首《忆江南》词: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刘禹锡与之唱和的《忆江南词二首》: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浥露似沾巾。
独坐亦含颦。春去也,共惜艳阳年。
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惟待见青天。
   刘禹锡这两首词作于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初夏,彼时刘禹锡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白居易为太子少傅分司东都,二人均在洛阳,时相唱和,由此可以推断,白居易所作的三首词也应作于开成二年初夏或稍早的时候。

   刘词的第一首:写的是少女的惜春之情。“春去也”,写的是春天的悄然逝去,“柳风举袂”、“兰露沾巾”,却写春天欲去又依依的不舍之情。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不写人惜春,却从春恋人着笔,写杨柳依依,丛兰洒泪,写得婉转有致,耐人寻味;最后“独坐亦含颦”,对时光的流逝而感伤,抒发了少女心中缠绵缭绕的惜春之情。刘词的第二首:写的是少女的伤春之情。开篇就发出“共惜艳阳年”的感慨:美景不常,须倍加珍惜;然后同样是运用拟人的手法,写流水落花随春去的情景;“无辞竹叶醉尊前”,写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无奈,借酒消愁,伤春之去,所要表达的却是要珍惜美好年华的情怀;最后幻想雨过天晴之后,春天能够停留,青春能够停留。
(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南方报网 http://www.nfdaily.cn/)

来自《山里山人(西溪中学)》铃歌整理 
铃歌:547352544:QQ空间 [http://547352544.qzone.qq.com]  http://user.qzone.qq.com/547352544/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