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抽象符号与物理法则

(2025-09-30 15:08:59)
标签:

杂谈

分类: 雜感

抽象符号与物理法则

言词趣闻

抽象符号与物理法则

人类为传递思想创造的符号系统,包括语音、文字、手势等。

符号形式可跨越时空传递(如古籍中的文字)。符号系统通过压缩信息,降低能量损耗。类似热力学中的“退火”过程——短暂接受高能态以突破局部最优。为生物和AI提供记忆过去、模拟未来的能力(如DNA编码、AI训练数据)。

思想需通过符号固定才能被传递、批判与演进(如科学理论需论文承载)。符号系统的弹性允许思想突破(如“龙”的虚构象征想象力)。

AI语言模型:依赖符号训练(如GPT-4)模拟人类思维,但受限于数据偏差。AI需掌握符号语言才能展现类人智能(如ChatGPT的对话能力)。

符号系统允许假设性探索(如思想实验),但需付出能量代价(如修正错误模型)。

人类与AI均需通过“接受错误”实现认知跃迁(如科学革命中的范式转换)。

学者陈嘉映说,“网上阅读本身就有点儿像信息搜索。读书把我们领进作者的心智世界。…‘思想’的东西,是跟文字连着的,主要落实在文字上。”。

研究表明,DNA与人类书写语言在结构上具有相似性,承载着构建生物体的指令。它们都处于“不过于简单,也不过于复杂”的平衡状态。这种优化使得符号系统能够高效生成和解读信息,从而成为应对复杂性的自然策略。(2025-9-29文心一言AI老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