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与对策

标签:
杂谈 |
分类: 雜感 |
舆情与对策
在智能手机、短视频充分普及的当下,舆情,也即普罗大众的观点和情绪,在一定程度上,驱动着时代的发展。
3月1日《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开始实施,其中规定“未经用户同意擅自使用智能快件箱、快递服务站等方式投递快件的,予以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可以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这几年很多电商的快递费都免了,就是基于快递柜和驿站的出现。快递柜是市场的结果,也并非对消费的欺压。这个规定,要么被无视,要么影响快递,乃至电商的发展——涨价,包邮模式大量消失。
3月21日,市场监管总局联合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多家媒体发布了一则“如何看待预制菜进校园现象”的投票,80%的网民选择了“不赞成,10%的网民认同。”。
实际上,预制菜除了节省家庭主妇的时间,降低商家的成本外,由于其大规模、大品牌的优势,比起很多分散的小型学校食堂,其实更安全。打个最简单的比方,罐头好还是新鲜蔬菜好,当然是新鲜蔬菜好,但罐头的出现,是人类伟大的发明,满足了特定情况下的需求,降低了食物中毒的人数。
转基因。一开始,中国其实是支持转基因发展的。到了2015年,随着民间舆论对转基因的妖魔化加强,
实际上已经阻碍了中国转基因产业的发展。
预制菜的防腐剂、转基因、快递送上门,其实都是舆论现象。舆论是公众意志的表达,但由于公众认识水平的限制和外在环境的影响,公众意志并非在任何时候都是正确的,最终主导政策的就成了底层意志。老百姓高兴了,但产业朝着错误的方向,最终是全民受损。(2024-5-6老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