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事与小事

标签:
杂谈 |
分类: 雜感 |
本事与小事
前天拙文“本事解析”,今偶见2023/01/08微博“诲人不卷者”,产生好似温故知新感觉。
百年大变局下,何帆教授的文章,实属难得,总给人耳目一新的愉悦。
《变量》系列要从2019年写到2049年。从2019年起,现已出版第五册《变量5》。
写书起因:跟罗振宇聊起美国人写过《光荣和梦想》,我说,中国人也得有《光荣和梦想》,罗就说,你咋不写呢?我中了他的激将法。
这30年将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波澜壮阔的30年。知道自己能力不足,后来有了信心,是因为这个时代给我加持,我坚持写30年,哪怕写再烂,未来这30本书,也许当成重要的史料。
所有的《变量》里面的故事部有一个特点,就是没有大人物。大人物位置越高,越懂得表演,不一定能看到真实的故事。能够跟你说真心话的,一定是贴着地平线的这群人。这套《变量》记录的是平凡的人物在一个不平凡的时代做出来的不平凡的事情。
我不做其他的事情,很少去参加酒席,也很少去开会。为什么我一年抱读300本书?因为我一天读书的时间可以在八个小时以上,为什么我现能调研又能教书?因为我把这两件事情合在一起做。通过调研,每年可以给学生一些新鲜的案例。
所谓的时间管理,其实就是决定什么事情对你来说最重要。想清楚什么对你是最重要的,后面的就迎刃而解了。我觉得可能要调整一下我们的学习方法,学校的教育我们的都是系统的知识,有教材,有被学大纲,到了社会上,真正的学习就不是这种系统教学了,而是碎片化学习。
所以,我觉得不是说先确定要学什么学科,人工智能还是新能源,而是要先有问题,再去找答案。不是按照被科书去学系统知识,而是在实践中找到对你有用的那一点知识。
做了《变量》形列之后,我的最大的变化就是,不用再当专家,而是去当学生了,是一个转述者,所谓的学问,就是好奇心,我不知道,所以我去问的多了,好像有点学问了,但这都是问出来的。(2024-3-19老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