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灞水源头有古镇”

标签:
杂谈 |
分类: 雜感 |
读“灞水源头有古镇”
灞河系八水系长安之一。
灞河西临白鹿原,东入渭河,南为秦岭,北是黄土塬区。
西安——蓝田——灞源三点一线,蓝田居中三者之间,等距离即各约为100华里,车程各约1小时。
西安至合肥高速穿越灞河流域。从蓝田玉山(秦岭)开始至灞源镇20公里有14座燧道,工程之壮观,举世夺目!
我国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诸多河流皆“一江春水向东流”。然而,站在蓝田城区的灞河岸边,眼前却见滔滔灞水滚滚西去,不由得让人惊叹大自然的神奇。
早在80万年以前,蓝田人便生息在灞河两岸,他们择灞水而居,依灞水而存,灞水滋养了华夏族的早期文明。自秦穆公以灞水彰示功业后,灞水遂走出闺阁,为天下人所知晓。它在中华大地上已耀眼了2600多年。
清嘉庆三年(1798年),灞源镇建镇立市行集,距今已200多年。青坪村位于灞源镇北川最北端,距镇政府约7公里,全村370余户1500余人,是灞源最大的行政村。相传刘秀被王莽追杀至此,情急之下藏身于龙头松而躲过一劫。可惜的是,龙头松现已枯死,但神韵依存,枝干造型依旧鳞爪飞扬。
青坪村后公路尽头处一木牌,上写“骡马古道”。是骡马驮运和贩夫走卒的必经之地,盘绕着大岭的古道上,至今仍保留着过去铺设的石头路面。
如今的灞源镇,沪陕高速、沪陕铁路穿境而过,宁西铁路在此建有火车站,西商高速、灞西高速南通西接,更有九灞路、灞洛路沟通周边。便捷的交通促进了灞源镇的发展,避暑胜地、红色旅游和特色小吃已成为灞源镇新时期的靓丽名片和动力引擎,灞源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2023/03/05老邓)
附:图3幅
甲

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