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语之说(续)

标签:
杂谈 |
分类: 雜感 |
物语之说(续)
恩格斯理念,人除了物的生产,还花大量时间抚育后代,进行各种维持生命的活动,所谓再生产。
著名社会学家项飙说,在资本流动变得那么快速,信息变化那么剧烈的情况下,劳动力怎样被管理,才能应对资本和信息带来的不确定性。…直到今天,让我动心的,还是常识人类学的东西,所谓人的common worries(共同的焦虑/苦闷/烦恼)。
资深新闻传播人胡泳说,今天,正在不断从物理世界被吸进数字世界。…元宇宙观将重点放在人类的经验上,使得我们向元宇宙的过渡成为一种社会学的转变,而不仅仅是一种技术的转变。
张亚勤院士说,从技术角度来讲,元宇宙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Facebook也就是他过去这几年,讲的东西的一个延伸。微软的可Mesh(无线网格网络),它把开会的人用虚拟人和Avatar(虚拟化身)所替代,在一个场景里面可以互动,可以真正交流,尽管大家在不同地方。
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在走向融合,这是技术大的趋势。但一定是以我们真实世界作为根本,虚拟世界是我们的一个延伸。如果相反真正我们以后忘掉真实世界,大部分的时间精力,生活在完全出软件所打造的,这么个虚拟世界,那的确是入类的悲哀。
项飙说,“流动不仅仅是一个附生的人类行为,其实它已经成为了全球经济运行的基础,以及社会怎么组织起来重要线索。”“可以说人类社会是被流动挟持了”——因疫情肆虐,流动的意义凸显。
在《把自己作为方法》这本书里,项飙交代,当年在北大,别的同学泡图书馆的时候,他倒六趟公交车去浙江村做调查。初到牛津,他因为英文差,可能也无法博览群书。自己都感觉他要放弃的时候,他跑到印度和澳大利亚做猎身研究,才找回自我感觉。他的导师Frank Pieke也是他没有彻底崩溃的一个支撑。此人把他从北大举荐到牛津,把系里唯一的奖学金名额争取给他。(2022/12/11老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