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世界说

标签:
杂谈 |
分类: 雜感 |
虚拟世界说
前天(3月15日)拙文“人工自然说”,今天此文可谓其姊妹篇。
从农业、工业到后工业,正是人工自然的推进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而人工自然的最新进展也有可能缓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
张亚勤院士说,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在走向融合,这是技术大的趋势。但一定是以我们真实世界作为根本,虚拟世界是我们的一个延伸。
刘润(前微软中国公共高级经理)近作述,在现实世界,人们关注的依然是疫情反复,俄乌局势,行业挑战,这很重要。但是在另一个虚拟世界里,也有一些事情同样重要。最近,也和不少人交流讨论web3.0,NFT,元宇宙。
《科学美国人》联合世界经济论坛,评选出了2021年全球十大新兴技术。透视银河、蛋白质、太阳风暴、人工嗅觉、生命起源、达尔文理论、间站70年、自制肥料、检测疾病、3D打印的“牛鼻子”是数据,一个是物理世界;还有一个是生物世界。
从技术角度来讲,元宇宙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元宇宙就是AR、VR眼镜上的整个互联网,AR、VR眼镜是即将要普及的下一代移动技术平台,而元宇宙则是互联网行业在这个新平台上的呈现。
今年第一笔虚拟人“李未可”融资出炉,主创团队负责人茹忆,2021年初,集结了一支来自阿里、小米、华为等多家科技大厂的技术精英,打造了名为“李未可”的AR科技潮牌及同名虚拟IP形象。
web1.0第一代互联网,比如新浪、搜狐、网易、雅虎。用户只能浏览,只可读(Read-Only)。
web2.0,正在经历的互联网。比如微博、微信、facebook。作为用户,我们也能贡献内容。特点是:读和写(Read+Write)。web3.0不仅可读,可写,还要可拥有。特点是:Read+Write+Own。
信息要数字化。网络言论、图片和视频,以及来自于传感器的数据等。这些都是“非结构化数据”,计算机只识别“0”和“1”,因此要通过人工智能(AI)技术、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对其进行测量与转换——在细胞(0和1)的层面上。即谓“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加密的分布式记账技术)。
NFT,英文叫Non-Fungible Token,中文叫“非同质化代币”。用区块链技术将事物NFT产品化,拥有“独一无二”的代币,也就有了所有权。
对区块链,web3.0,NFT,元宇宙,这些新技术,新事物,需要我们不断观察、学习和思考,对我们理解这个新世界,是会很有意义的。(2022/03/09政商阅读刘润)(2022/03/17老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