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自然说
(2022-03-15 19:47:43)
标签:
杂谈 |
分类: 雜感 |
人工自然说
阅读笔记
这是读《财新网》一篇博客的感言。
一、
其意义所指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除了病毒外)主要作用于人类生存繁衍的环境,那么人与人工自然关系的危机就直接作用于人类本身。
从农业、工业到后工业,正是人工自然的推进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而人工自然的最新进展也有可能缓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
二、
自2016年,Alpha Go的出现,原本波澜不兴的海面,惊涛骇浪。机器人作业与自动化产线,机器人的“职业工具属性”确实肉眼可见地在增加,目前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革命正处于发展中期,但2019年发达经济体的就业率飙升至历史最高水平,机器人使用率最高的日本与韩国的失业率恰巧是最低的。
人工智能与元宇宙或许有助于实现“物质极大丰富”。物质极大丰富并不是现实世界的物质极大丰富,而是虚拟世界的运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现实世界物质的需求,2nm及更小尺度芯片会大幅降低能耗。虚拟满足,虚拟控制,减少对现实世界资源的需求和消耗。
三、
如果说,天人危机的舒缓还有回旋余地,以空间(广义)换时间,那么各路专家纷纷对于人与人工自然关系的危机,提出时间上的预言,短至2040年,就在眼前,即使长到数个世纪,也是有限。
人与自然关系,以及人与人工自然关系的危机,最终都追踪到第三种危机,人类自身的危机。人类自身内部的矛盾可以区分为人与他人的矛盾和人与自身的矛盾。前者在当下主要是国家间的矛盾,后者是人整体作为“类”的矛盾。
国家之间的矛盾也激化人与人工自然关系的危机。只要一国,一家公司在不确定之途上迈出一步,他国,其他公司,就不敢止步,亦步亦趋,渐行渐远。相对于前述的存量博弈,人工智能等的发展关系到增量博弈,是抢占制高点,关系到未来命运的竞争。
人作为“类”的矛盾。主观上是主体的有限性,其一是所认识和处理对象之有限,即使当下的碳达峰、碳中和,其二是主体本身为所嵌入的语境(价值观、概念体系、认识水平)所限;客观上是实际对象及其所嵌入场景之无限,以及积淀和传播效应的滞后、突发与不确定。
四、
人类,以自身自觉的行动,不自觉地展现了自然界演化的规律。或者反过来说,自然界以人作为自身规律的执行和展现者。
问题在于,对于第一类人与自然的危机,人类毕竟还拥有一定程度的控制权,可以由新的分岔弥补上一个分岔的负效应;而对于第二类人与人工自然的危机,却是客观规律,其客观性包含人工自然的发展规律和人在主观上停不下来。第二类危机甚至在某种意义上为第一类危机设置了时间表或窗口期。较之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人与人工自然关系的危机更需要人类的重视和对自己命运的筹划。(2022年03月12日财新网吕乃基)(2022/03/15老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