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鸡罩与鸡笼

(2014-02-28 16:44:01)
标签:

文化

分类: 煤油灯下

鸡罩和鸡笼,都是过去农家养鸡少不了的用具。那时候,农村家家户户养鸡,小鸡是自家母鸡窝里孵的,一养就是十几只二十只。如果说鸡罩是鸡的临时居所,那么鸡笼就是鸡的固定住址了。

鸡罩,顾名思义是用来罩鸡的。平时就挂在屋檐下,到了离过年还有两个多月的时候,才摘下来发挥作用。那些过年脚跟要杀的雄(公)鸡,都得关进鸡罩,按时“拌鸡糠饭”喂养,目的很明显,就是想让它长得肥一点。那时候,鸡油是农家烧菜的主要油料之一。当然,那些要下蛋的草(母)鸡是用不着鸡罩的,它们还是放养,每天日出出笼,日落进笼,偶尔喂点秕谷剩饭,主要依靠野外的虫子、草籽来填饱肚子。

鸡罩是由簟匠师傅编织的竹器,形状像一个圆锥体,直径约 1.5,高约1米,没有底,除了四围底部0.4米像箩筐一样用竹篾紧编外,0.4米以上一直到顶都是疏编,竹篾斜编到顶,编成一寸见方的菱形网孔,顶部收口处留有一个配有盖子的圆洞,便于伸手进去抲鸡或放拌好的鸡糠饭。

鸡笼的制作方式就多了,有砖砌的、石垒的,考究一点的是请木匠师傅用木料制作的,形状像橱,可以移动。我父亲是在窗户旁边靠墙用石板搭的。三面竖立的石板,正面是木板,中间开一扇小门,顶上再铺一层木板。鸡笼顶还常常用来叠稻草。当然,早上开鸡笼门,晚上关鸡笼门都是孩子的工作。我成家以后,利用堂前间拆下来的旧簿子门,亲自动手钉了一只鸡笼,倒也美观、实用。我家的鸡笼放在火缸边,顶上还搁一只五更机(煤油炉)。当小鸡离开母鸡可以独立生活时,小鸡们的住舍也由原来的脚桶转移到了鸡笼。它们很乖,一只小鸡放进鸡笼,主人说“乖领前……”那些小鸡就会跟着跳进鸡笼。在以后的几天中,一到傍晚打开鸡笼门,主人念叨几遍“乖领前”,小鸡们就很快习惯自己进笼了。从此,每天早上,只要鸡笼门一开,它们便慢条斯理地踱了出来,先跑到门外张着翅膀扑腾一会,伸展一下身体,等吃过我撒在地上的一些秕谷,就争先恐后地去野外了。一到傍晚,鸡们陆陆续续回家了,跨过门槛,先在饭桌底下寻找孩子掉下的饭粒,等主人擦过桌子了,便慢吞吞地踏上离地面高了一级的鸡笼,乖乖地蹲下休息了。

今天的农村,鸡笼和鸡罩基本上消失了,偶尔在山区还能见到。城里的年轻人,知道鸡笼和鸡罩的还真的不多。

http://s11/mw690/002YmT9mgy6H00TCjl82a&690

http://s10/mw690/002YmT9mgy6H00TWEY149&690

http://s13/mw690/002YmT9mgy6H00UlX3u1c&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小阿婶
后一篇:通天岭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