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乡音(二)》教学反思
(2013-07-02 10:38:36)
标签:
课堂教学 |
分类: 教学反思 |
《多彩的乡音(二)》教学反思
福田保税区外国语小学:李 彦
课程改革使音乐课堂焕发着活力。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领悟到:当学生有兴趣时,当学生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当教学内容能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时,他们学得最好。
《多彩的乡音(二)》选自花城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6册第三单元,本单元以两首我国优秀的民歌作品安徽民歌《凤阳花鼓》和蒙古民歌《草原就是我的家》为主要内容。本课时是一节综合表演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时,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通过本课时的学习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巩固几条基本节奏型,在小组合作中去学会创编歌曲、表现歌曲,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喜爱我国的民歌。纵观全课,反思如下:
一.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我逐步认识到教材是一种参与提示的性质出现的,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参考学习资料,作为教师不仅仅是教材的使用者,还应该是教材的创造者。在教学改革以来,我尝试着对教材进行了重组,每单元我分为了“三类课型”来上课。第一种自主学习课,让学生在此类课型中尝试着自主学会所学歌曲。第二种互助探究课,给学生学习目标,然后通过生生互助、师生合作的方式参照“快乐do mi sol评价卡”对歌曲进行创编。本课时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种课型——展示表演课,是一节单元综合课,即每单元我都会给学生一节课,让孩子们在游戏竞赛中自己对本单元的知识、歌曲进行巩固及表现创作。学生对这种课型非常喜欢,这种课型给了孩子们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孩子们在课堂中快乐地参与到音乐实践中。
二.
课堂改革我们应以学生为主体,有的人误以为就是把课堂全交给学生,教师置之不理,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新课改的背景下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应该是课堂的主导,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所以教师的课前精心备课尤为重要。本节课我设计了以“快乐小组PK赛”的游戏展开,共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抢占先机”的设计旨在通过游戏让学生对本单元的音乐知识和节奏练习进行巩固,完成知识与技能目标。第二环节“我型我秀”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演唱、创作及表现能力,并且能在评价中提高,完成过程和方法目标。第三环节“我爱家乡”,前一课时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回家自己搜集及学唱家乡的民歌然后在课堂上进行PK,旨在引导学生去了解和喜爱我国的民歌,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孩子们在游戏竞赛中学习,不管是在小组合作完成节奏创编和练习的学习还是在表演、评价环节以及最后“我爱家乡”民歌比拼环节,孩子们一直保持高度的热情。孩子们的脸上始终带着微笑,他们的眼睛总是齐刷刷地跟着我。有了这种学习状态,孩子们出色地完成了本课时的学习目标。所以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动力。
三.
音乐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学生在亲身参与这些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为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领悟音乐内涵、提高音乐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课堂中从发声练习到歌曲复习、小组合作完成节奏的创编及练习、及歌曲的创编表现到最后一环节唱唱家乡的歌,应该说每个环节都让学生处于音乐中。学生也正是在不断地音乐实践中,去感受、去表现、去创造音乐的美,在不断地音乐实践中,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潜移默化地得到了提高。
四.
目前,存在着一种现象,越来越多的孩子喜爱欧美音乐,而对我们中国的民族音乐不感兴趣。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觉得有义务带领我们的孩子们去了解我国的民族音乐,引导孩子们去喜爱我国的民族音乐。正是出于此原因,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从介绍安徽民歌凤阳花鼓的故事入手从欣赏蒙古族的音乐及舞蹈视频入手,让孩子们先对民歌产生兴趣,接着让孩子们学唱歌曲到加入打击乐器及舞蹈的体验,再到让学生去搜集、学唱到演唱自已家乡的歌曲。这一系列的教学设计,就是为了能够让我们的孩子们去多了解我们的民族音乐,感受我们的民族音乐,继而激发及培养孩子们对民族音乐的关注和喜爱。可以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欣慰地看到我们的孩子走进了我们的民族音乐。
收获与感慨:
本堂课从总的课堂效果来看,还是不错的,教学目标基本落实。本节课使我不得不惊讶学生的热情地参与,惊讶于他们精彩的表现,惊讶于师生间教学合作中碰撞出来的火花。这些都来源于双方良好的互动和信任,这节课的意外收获正是达到了这一境界。同时我想,我们的课堂教学只要将立足点放在学生身上,在平时的课堂中充分相信学生,依靠学生,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中去,那样我们的音乐课堂将会让学生终身受益。
本节课也有遗憾:在学生歌唱时的音色上,教师可给予更中肯地评价,让学生在歌唱中多去注意歌唱的美感。在学生表演后的评价环节,评价的点可以适当地综合,更有效地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改善功能。
总之,新课程改革下的音乐课堂应该是让学生去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课堂,应该是带给学生快乐和自信的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创造的阳光灿烂的课堂,让我们共同来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