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必武名校长工作室工作制度
(2012-04-16 14:30:28)
标签:
教育 |
一、工作室会议制度
1.每学期召开一次工作室计划会议,讨论本学期工作室计划,确定工作室成员的阶段工作目标,工作室的教育科研课题及专题讲座、考察观摩等内容。
2.每学期召开一次工作室总结会议,安排本学期学校管理、个人成长等方面需要展示的成果内容及形式,分享成功的经验,探讨存在的问题。
3.根据工作室计划,每学期至少安排两次阶段性工作情况汇报会议,督促检查课题的实施情况,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难点问题。
二、工作室培训制度
1.工作室主持人为工作室成员制定具体培训计划,安排培训内容与进程,并签订《工作室成员协议书》。
2.工作室成员必须参加带教培训活动,完成工作室的学习、研究任务,并有相应的成果显现,努力实现既定的培养目标。
三、工作室考核制度
1.工作室主持人由教育局考核;工作室成员由主持人考核,主要从思想品德、工作态度、理论水平、管理能力、教育教学水平、研究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
2.工作室主持人每学期开设教师培训讲座(报告会、研讨会)不少于2次;每学期深入工作室成员所在学校了解情况不少于2次;每学年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发表论文(论著)1篇以上;每位工作周期内必须主持并与工作室成员共同完成至少1个市级以上研究课。
3.工作室成员每年至少承担一次学校特色观摩活动;每人每学年至少开设教师校级及以上培训讲座(报告会、研讨会)不少于1次;每学年在市级以上刊物至少发表论文1篇;至少读2本教育专著或文学名著,订阅两种以上管理方面的报纸杂志;一学期撰写至少3篇围绕课题管理反思、教育案例或教育随笔;每两年必须独立完成或协助主持人完成至少一个市级以上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