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传心的智慧,告诉了我们,谁才是佛家尊者

标签:
释迦摩尼 |

佛教的建立,始于一个人。到了这个人的晚年,他的教义在印度如火如茶地传开了,王侯们拜倒在他面前,人们到他那里,就好像到耶稣面前一样,询问他是什么。
多少人直接提出这样的问题——不是“你是谁?”像名字、出身和家世,而是“你是什么?你属于什么样的存有层次?你代表了哪一种人?”当然不是恺撒,丕是拿破仑,更不是苏格拉底。这种人只有两位:耶稣和佛。当人们怀着疑惑来到佛面前,他给的回答为他整个的教义提供了一个身份。
“你是神吗?”他们问他。
他的回答变成了他的头衔,因为这就是佛的意思。那么,佛,意思就是“启悟了的人”,或是“醒悟了的人”。当世界上其他的人都被包裹在沉睡的子宫中,处于自以为是清醒的人生而其实仍在梦境的状态时,他们之中的一个把自己叫醒了。
佛教开始于一个摆脱了迷乱、瞌睡、日常知觉像梦般妄想的人。它开始于一个醒悟来了的人。
古老的舍卫国,美丽的祗树给孤独园。
清晨下过一阵小雨,此时,给孤独园中鲜花盛开,绿草如茵,到处勃发着生命的气息。
那是一个遥远的春天,足月怀胎的母后摩耶夫人在回娘家的途中突然感到腹中疼痛,依靠着一棵婆罗双树,他的生命诞生了。算来,那该是80年前的事情了。
那时候,曼陀罗花也是这样放出醉人的芳香,天空蓝得就像是刚刚被人用水洗过一样,然而,随着他生命的诞生,母后摩耶夫人却从此离开了人世。
然而生命的赐予并没有带给他任何欢乐,相反,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他目睹了人世的种种苦难,感受着生老病死的时时逼迫,他几乎每天都有一种煎熬般的感受。于是,他在19岁那一年终于拋别了爱妻幼子,走出了宫殿,走进一片树林,过起了苦行僧的生活。6年之后,在一次禅定中夜睹明星,得大启悟,成为人天师表的释迦世尊。80年来,他将自己悟得的大道一次次向人们解说,他也被人们尊为佛教的创立者。人们尊称他为“佛”,觉悟者。
璀璨的阳光像尼禅河里的圣水一样洒在世尊的身上,世尊揉了揉他那双智慧的眼睛,感觉告诉他,不久他将离别人世,回到他的生命之初。那时候,一团智慧之火将寂灭他的色身肉体,于是,他深邃的思想和超人的智慧将会被人们一次一次地解说,人们会按照自己的方式自己的意愿翻炒着他在灵山会上的一切言说。
想到这里,世尊忽然有一种莫名的悲哀。然而他很快又从悲哀中振奋起来,他知道终会有人与他的思想息息相通,终会有智者在他的身后让他创立的学说以某种特定的方式传递于世,以帮助那些苦难的人们得到解脱。
“世尊,到了托钵行乞的时候了。”不知什么时候,弟子阿难双手合十走近他说。
“呵,好吧阿难,请帮我穿上袈裟,让我们一同去舍卫城吧,”
一个多时辰之后,世尊和他的弟子们从舍卫城乞食回来。璀璨的阳光在巨大的婆罗双树下洒下无数的碎金,阿难等十大弟子以及其他听众1250人齐齐地聚集在世尊的周围,以一种特有的欢喜,准备聆听世尊的说法。
此时的给孤独园万籟俱寂,树上的金丝鸟停止了嘻闹,林子里的猿猴们昂起了脑袋,美丽的梅花鹿欣悦地将一盘盘鲜果呈送到世尊的座前。然而许久过后,却仍未听到世尊发出任何声音。
这些日来,信众们都觉得世尊的话越来越少,世、尊的行为也越来越怪诞。有一次,世尊刚刚落座,他的弟子阿难却突然宣布:世尊说法完毕。于是,刚刚落座的世尊就起身离座。还有一次,当弟子文殊恭请他为听 ,众们说法时,世尊却很不高兴地说,请问,我成佛40余年,曾经说过一个字的经,讲过一个字的法吗?
婆罗双树下的树影已经移出了很多,人们知道,今天世尊不会再说什么了。细心的弟子们开始意识到,尊敬的导师世寿将尽,但他们知道,慈爱的世尊一定会 ,以另外的方式开启人们智慧。世界不能没有世尊,就如,同大地上不能没有阳光一样。于是,他们宁可就这样默默地围坐在世尊的周围,感受着世尊智慧之光的无量照射。
忽然,世尊启开他的双眼,从宽大的衣袍中取出一颗珍珠示向他的弟子们说,你们中间有知道这珍珠是什么颜色的吗?有人抢着回答说,呵,伟大的世尊,那是一颗红色的珍珠。世尊满意地点了点头,接着,世尊把那串珍珠放入了衣袍,却将一只空空如也的手掌示向大众问,请问有谁能说出这一串珍珠是什么颜色吗?有人又抢着说,慈爱的世尊,你手上什么也没有啊。世尊叹了口气说,世人啊,假珠子倒能说出它的颜色,而一串真正的珍珠却一个个视而不见。
人们面面相觑,一个个惭愧得无地自容。然而世尊却笑了笑,接着从怀里拿出一束美丽的曼陀罗花示向众。受过刚才教训的弟子们一个个无声无息,细细地解读着世尊这特别的意蕴,人群中,弟子迦叶突然发出一声会心的微笑。世尊高兴地说,呵,我现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榴,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很多年后,人们知道,那就是以心传心的智慧,那就是被后世的人们说了又说写了又写的“不立文字”的禅。禅从此诞生了。而以一笑博得世尊赞许的摩诃迦牛则被人们称作禅宗的初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