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宋朝之后的朝代不在河南建都了?

标签:
国学禹音 |
首先,传闻宋朝建国后举行过定都的投票,西安几票之差落选于北京。当初如果定都西安也许是最好的选择,秦人民风淳朴,性情刚烈,铁骨铮铮,反观北京,当了几百年天子脚下的奴才,奴性过重,媚态万千。
在着是因为环境逐渐改变了,气候逐渐变得恶劣,水资源减少,八水绕长安风光不再,森林也在退化。丝绸之路的作用随着海运的发展逐渐没落,经济中心转移,西安已经不适宜建都了,可惜了存世220年得大明宫被一把火烧了跟圆明园一样惨。不过西安有幸留存了完整的明城墙,没有像北京城墙建国后被毁了。
以前唐末受战乱破坏,已残破不堪,如果长安仍然完好,当然仍然会在长安建都,因为可省一大笔建都费用,而且篡唐的人又不愿意在敌人的老窝建都,当然会在自己势力范围建都,横竖都要花一笔建都费。
随后五代就在敌人老窝建都是因为敌人老窝破坏没那么严重,可以省一大笔费用。宋代也一样。后来元代是因为他们是北方来的,可能天气因素吧,也可能近他们家乡,在北京建都,而且元代版图很大,丝绸之路没必要经过长安,长安失去通往西方贸易作用。后来明代是因为北京是燕王势力范围,所以仍在北京建都,清朝建都也是建立在明朝基础之上。
粮食也是其中一个原因之一,宋朝之后,定都开封,粮食还得别处调,更不用说定都北京了。北京并非产量大区,大运河上槽运之一,就是粮食。尤其是明清以后,粮食问题就不是定都的重要选择了.否则南京总比北京粮食易取吧?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中国古代的战略转向给变了,先不说明清的漕运问题;先说历史有他们的重复和继承性,隋唐都是在长安建都的,但是到了宋朝,后周皇帝就是在河南建都,而且那个时候五代十国,国土面积灰常小,也就没有办法只能如此了,就是这样宋朝还是实行多都制,北都是新乡吧,西都是大同,东都是汴梁,南都好像是商丘吧!
如此可见,当时的可以当都城的就是中原地区了,所以也就如此了!这是说的后周,到了北宋由于赵匡胤是杯酒释兵权的,所以也就继承了后周的衣钵!到了灭了十国以后,自然被战火毁灭的其他都城无法与经营多年的都城相提并论了。
此时,北京尚未经营,长安又被李元昊威胁着,所以就更无法迁都了!到了南宋靖康耻,断送了大片锦绣河山,就偏安到了临安了,其实这个地方没有一点的王气,而且战略地位十分的危险!
南宋灭亡以后,元朝鞑子也不太懂,虽然也是实行多都制,哈拉和林是上都,大同是西都,中宁府是东都,南都就是北京,俗称大都,如此元朝便开始经营北京了。到了洪武年间,由于其实在江浙安徽起家的,所以也就自然而然的安家在了南京,金陵了!但是,靖难之役以后;鉴于朱棣是燕王所以喜欢在自己的势力范围,而不会被前朝人打黑枪;当然也有天子戍边的这么一个意义吧!
于是便迁都北京,造成了明清24代的北京大城的布局。满洲入关以后,肯定是继承了明朝的建都构想,而且南方尚未评定,一段时间的杀戮以后,满洲也不敢往南方去了,天地会陈近南太多了,所以只能在北京了!大炮祸乱以后,定都南京也是其使劲的争取和近似不讲理所得来的。
品禹音儿童国学,赏中华传统文化!中国儿童国学第一品牌,更多资讯请关注“禹音儿童国学”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