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禹音:廿二史札记之我想

(2016-03-11 09:34:42)
标签:

禹音

禹音国学

禹音国学经典

中华儿童国学传播第一

廿二史札记之我想

禹音:廿二史札记之我想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他的史学著作《廿二史札记》中曾经研究过,南北朝的皇帝往往出生地都不太远,如隋朝和北朝的皇帝出生于武川这个地方,赵翼称之为“王气”,说一个地方有了王气,便总是出皇帝。

我查阅了一下,发现北周皇帝宇文泰出生于武川,即是今日的内蒙古武川西,隋末建立许国的宇文化及恰巧也是武川人。南朝的宋武帝刘裕出生于晋陵郡丹徒先京口,今天的江苏的镇江。

南朝齐朝的皇帝萧道成出生于晋陵郡的武进县,今天的常州武进县。南朝梁朝的萧衍出生于南兰陵郡武进县,今天的江苏丹阳市。南朝的陈朝陈霸先出生于长兴,今天的浙江省湖州市。确实如赵翼所言,这些地方相距都不太远。

对于史学家的言论我不能妄加揣测,随意评判是非对错,但是我个人的想法是大概这种人才辈出的情况不仅仅是“有王气”这么简单吧,一个地方要想成为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之地还是要具备更多的条件的。比如说长安,开元十五年,也就是盛唐时期大批松散的文人雅士、才子诗人齐聚长安,形成“既多兴象,复备风骨”的不同风格的诗人群体。

王维与创造静逸鸣秀之美的诗人群;王昌龄与创造清刚劲健之美的诗人群;高适与创造慷慨齐伟之美的诗人群。不同风格的诗人群体争奇斗艳。不仅有张说与张九龄为相的喜延纳贤才,以诗赋取士的政治之门大开客观条件的存在,而且在特定的条件与环境下,帮派化的诗人彼此之间相互交流与联系的加强也是不可忽视的,从而使得群体性共同进步成为了可能。
禹音:廿二史札记之我想  
今天的美国硅谷,英国的皇家科学院,之所以成为一个行业的标杆与代名词,也是由于联系加强,交流便捷,在特定的社交关系圈中,人们更好的彼此滋养,彼此借力,从而实现群体性的崛起,帮派化的成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