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禹音:百善孝为先你真的了解吗

(2016-03-07 09:04:42)
标签:

杂谈

“百善孝为先”是封建等级社会的落后意识遗留。善无先后之分。在等级社会,“孝为先”很明显是封建家长制维护自己特权的洗脑灌水。一家之中,要和谐美满幸福,就要互相照顾,各得其所,平等相待。我们的传统脱胎于封建社会脱胎于落后的不平等的意识,自然就牢固地影响着国人的思维,或者可以称之为“思维固化”,是一种不健康的思维方式。咱们传统中或者跟风叫做国学中有孝慈孝悌忠勇等等,为什么单单把孝称为百善之先呢?“慈”应该排在第几?按道理讲,“孝慈”互为因果。(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在封建社会,没有计划生育的手段,每家孩子都是自然的生,正常情况下只要一个母亲在生理上有生育能力,父亲也还有能力,就可以不断地生孩子。呵呵,当然,有很多的孩子会夭折。孩子多,不稀奇,而父母就俩。物以稀为贵。孩子不值钱。所以,慈和悌就放到了后面的位置。父母年老的需要像婴儿般被照顾的时候,众多孙辈的婴儿也基本上是同等地需要照顾。在那时候,生产力地下,生活物资不够丰富,维持家庭成员生存的“营养物质”不富裕。作为家长,或者家中的长辈就要考虑实际的物资分配问题。而,而,而家长,本身要么是需要被孝的,要么是很快就要被孝的对象,再加上封建思想里社会上等级森严的大环境,皇帝家的家长也如慈禧太后般那样要唯她独尊,自然就形成了以老为大的,以孝为先的传统,还编造了比如舜那般变态的孝的传说,以及”二十四孝“中更加变态的故事来给她的子民洗脑。当今社会,是进步了的社会,是追求先进思想观念的社会。百善之孝为先并不在其中。不在其中当然不是说不要孝了。孝原本就是人的本能!强调一个不需强调的本能无非就是要把它拔高到不应有的高度,这是等级不平等社会的习惯做法。人人平等,互相关爱,各得其所,这是新社会,合理的社会。”百善孝为先“的提法是一种惯性说法,就是因为以前说习惯了,话到嘴头,不经大脑,脱口而出。各种进步思想便捷地到处传播以来,后来人也不可能不对以前的老黄历老理儿进行思考反思思辨。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思想里已经根植了新时代的平等意识,变成了新社会里不讲特权的好老人,更能跟其他家庭成员和谐相处,其乐融融。但是,依旧有些不能接受平等意识的老人,潜意思或明意识里要求小辈晚辈给予特殊对待,不能满足心理需求就起疙瘩闹情绪找别扭,会习惯地拿起不孝顺的棒子剋人。”百善孝为先“,是有些危险的提法。不仅仅是现在的老人应该有个清醒的认识,我们每一个终究会老的人都要有个清醒的认识,要与时俱进,把心理预期降到正常的水平,省的将来,老了,咱也有被供着的过份要求。求之而不得,空余烦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