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禹音:哲学中的易

(2016-02-18 09:40:35)
标签:

禹音

禹音国学

禹音国学经典

中华儿童国学传播第一

哲学中的易

禹音:哲学中的易


这句话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理解,杨伯峻认为该句意思是:“批判那些不正确的议论,祸害就可以消灭了。”李泽厚则认为是:“攻击不同于你的异端学说,那反而是有危害的。

这两种解释都有古人的资料为基础,但我倾向于后一种解释。前一种理解就将孔子的思想狭隘化,孔子思想的伟大,正在于其能博纳各类思想,反倒其余诸家将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看成是需要极力攻击的“异端”,道家、法家、墨家如是,之后的佛家、基督亦如是。

故而儒能纳道、法、墨、佛、基督,反之则往往不成。异端在儒家思想中不但不成其害,而且有相反相成于的功效。在《论语·子路篇》中,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明显将求和而非求同看成是君子的标志。在《周易》中的“睽卦”是上火下泽,是暌违、违背的意思,但《周易》的解释却会刷新我们的固有理解:“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睽之時用大矣哉!”意思是:天与地分隔,但是化育万物之事相同;男女分别,但是养育生命之意相通;万物各异,但是进行活动相似。可见睽卦大有功用于时势啊!孔颖达高度评价能够存异求和、善用睽卦之人,他为这条经文所做的疏云:“能用睽之人,其德不小。睽离之时,能建其用,使合其通理,非大德之人则不可也。

禹音:哲学中的易


故曰睽之時用大矣哉!”他认为能将各类与自己暌违之人事妥善安排,相互协调,发挥各自的应有作用,需要有很高的德性之人才能做得到。

如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党同伐异、攻乎异端等等词在中国文化里会被认为是贬义词的原因了,这既能从人伦上得到解释,又能从哲学上得到支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