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禹音:儿童对世界的认识就是这么朴素

(2015-04-04 10:36:10)
标签:

教育

育儿

文化

杂谈

禹音:儿童对世界的认识就是这么朴素


      关于儿童朴素心理学的研究也支持儿童拥有朴素理论,而不仅仅是零散的认识。比如,在对人的行为解释上(即人为什么这样做),2岁左右的儿童拥有的是“愿望心理学”,他们仅仅根据一个人的内在需要情况来判断他的行动。3岁左右的儿童则拥有了“愿望一信念心理学”,这一年龄的儿童开始能够考虑到信念(即关于某种事实的确信),但看不到信念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因而仍然根据愿望来解释行为。4岁左右的儿童则拥有了“信念一愿望心理学”,他们主要是根据人的信念解释行为。举例来说,如果问:“燃燃为什么会去打开冰箱呢?”

禹音:儿童对世界的认识就是这么朴素


      2岁儿童的解释是,燃燃想吃冰糕,所以打开了冰箱;3岁儿童的解释是,燃燃想吃冰糕,他认为那里肯定有冰糕,所以打开了冰箱;而4岁儿童的解释则是,军军想吃冰糕,他以为冰箱里有冰糕,就去打开了冰箱。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儿童并不是孤立地看待行为的。相反,他们在某一阶段里相对比较固定地用某些因素(愿望、愿望一信念,或信念一愿望)解释行为,也会据此而预测人的下一步行动。



禹音:儿童对世界的认识就是这么朴素


     说儿童对世界的认识是朴素理论的,并不意味着儿童拥有严格意义上的理论,也并不意味着儿童的所有认识都是理论的,更不意味着儿童的认识是完全系统的、连贯的、严密的。这里仅仅指出,有证据表明,儿童的认知在某些方面具有某种程度的“理论”性,因而其认识并不一定是零散的,相反却具有一定程度的连贯性、关联性,具有解释和预测的功能。也许正因如此,当我们教儿童时,并不一定是一下子全都教得会的,因为我们试图改变的,是儿童的一个具有内聚性的理论体系。


禹音:儿童对世界的认识就是这么朴素


     需要说明的是,儿童的认识不一定是零散的,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有着与成人、科学家相同的认识。在这里我仅仅想指出,儿童看到的周围世界的种种现象,并不是完全孤立的,而是有一定联系的。但这些“点”究竟是如何联系的,是以什么逻辑(线索)联系的,与成人未必相同。我们不能因为儿童的“线索”与我们的不同,就否认儿童的“线索”,否认他们联系地看待各种现象的事实。

禹音:儿童对世界的认识就是这么朴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