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锁麟囊》

分类: 谈天说地 |
京剧《锁麟囊》
雨天兄一看这个题目肯定又要说我“东一鎯头西一棒”了,他当然了解我无哗众取宠之意,但余姚人谈越剧还说得过去,怎么一转眼又从马基亚维利说到京剧了?
其实我根本不可能谈京剧,而是想说说《锁麟囊》这出京剧名剧,它是京剧四大名旦程砚秋的代表作。剧作者是现代中国著名的剧作家翁偶虹,那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末的事了,当时程砚秋特意要求翁偶虹为其创作一部不要太悲剧的作品,于是翁偶虹就根据清焦循编写的《剧说》中的一个故事创作了《锁麟囊》。有意思的是,这个锁麟囊的故事,当时就有人断言:“此事若付洪昉思、孔云亭诸君,佐以曲子、宾白,竟是一本绝好传奇矣”。结果,翁偶虹与程砚秋们真的把它弄成了京剧珍品。
《锁麟囊》的故事并不复杂。说的是今山东文登一带有富户薛氏门中之女薛湘灵许配周庭训,嫁前按当地风俗,薛老夫人赠女锁麟囊,内装珠宝甚多。结婚当日,花轿在中途遇雨,至春秋亭暂避;又来一花轿,轿中为贫女赵守贞,因感世态炎凉而啼哭。问清缘由后,薛湘灵仗义以锁麟囊相赠,雨止各去。
六年后登州大水,薛、周两家逃难,湘灵失散,独漂流至莱州,偶遇娘家老奴胡婆,胡婆携湘灵至当地绅士卢胜筹所设粥棚,恰巧卢员外正在为其幼子天麟雇保姆,湘灵应募。一日,湘灵伴天麟游戏于园中,触景伤情,百感交集,顿悟贫富无常。天麟抛球入一小楼,要湘灵入楼为其拾取。在楼上,湘灵找球时猛然见到六年前自己赠出的锁麟囊,不觉感泣。原来,卢夫人即赵守贞,见状盘诘,才知面前的这位“薛妈”便是六年前慷慨赠囊的薛小姐。遂敬之如上宾,薛湘灵一家团圆并与卢夫人结为金兰之好(摘自百度词条)。
这个故事讲的只是一个道理,即我们常说的好心有好报。而我的父母外婆辈们则会颇有文彩地加上“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或是“赢得春风有夏雨”的说法。但简单的道德说教,哪怕听得耳朵起茧,亦是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毫无教益。然则说教一旦变成艺术作品,情形就大不一样,真的能起到打动人、教育人、影响人的功效了。
翁偶虹不愧是杰出的剧作家,其中的唱词可谓曲曲传世,句句经典。诸多精彩的用典虽信手拈来,却熠熠生辉。仿佛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华集于锁麟囊,令人目不暇接。
让我们先来看看《春秋亭》一曲:
春秋亭外风雨暴,何处悲声破寂寥。
隔帘只见一花轿,想必是新婚渡鹊桥。
吉日良辰当欢笑,为什么鲛珠化泪抛?
此时却又明白了,
也有饥寒悲怀抱,也有失意痛哭嚎啕。
轿内的人儿弹别调,必有隐情在心潮。
耳听得悲声惨心中如捣,同遇人为什么这样嚎啕?
莫不是夫郎丑难谐女貌?莫不是强婚配鸦占鸾巢?
叫梅香你把那好言相告,问那厢因何故痛哭无聊。
梅香说话好颠倒,蠢才只会乱解嘲。
怜贫济困是人道,哪有个袖手旁观在壁上瞧?
蠢才问话太潦草,难免怀疑在心梢。
你不该人前逞骄傲,不该词费又滔滔。
休要噪,且站了,薛良与我去问一遭。
听薛良一语来相告,满腹骄矜顿雪消。
人情冷暖凭天造,谁能移动它半分毫。
我正富足她正少,她为饥寒我为娇。
分我一枝珊瑚宝,安她半世凤凰巢。
忙把梅香低声叫,莫把姓名信口哓。
这都是神话凭空造,自把珠玉夸富豪。
麟儿哪有神送到?积德才生玉树苗。
小小囊儿何足道,救她饥渴胜琼瑶。
这段唱词说的是富家女薛湘灵出嫁那天避雨春秋亭,巧遇同样出嫁的赵守贞,其贫穷寒酸恰与湘灵形成鲜明对照,一头是悲情萌发嚎淘啼哭,另一头却是恻隐之心油然而生。我们说好心有好报,这前提当是我们先得有好心,即孟子说的恻隐之心,也就是同情之心。这同情之心说起来与生俱来,但具体到现实生活中,则因人的安危、祸福、贫富、悲喜之强烈对比而来。当湘灵听得另一花轿内竟然悲声破寂寥,便心生疑窦:“吉日良辰当欢笑,为什么鲛珠化泪抛?”继而又深感“世上何尝尽富豪。也有饥寒悲怀抱,也有失意痛哭嚎啕。”想来,轿内的人或是“夫郎丑难谐女貌”?或是“强婚配鸦占鸾巢”?于是湘灵就叫丫环梅香前去打探原由,梅香虽为下人,却狗仗人势,一阵趾高气扬的问话令赵守贞父拒之门外。湘灵当即痛骂梅香“蠢才问话太潦草,难免怀疑在心梢。你不该人前逞骄傲,不该词费又滔滔”。接着她又派管家薛良前去问询,当得知对面的新娘因嫁奁寒酸且遭人奚落而悲哭,不由得生出“满腹骄矜顿雪消。人情冷暖凭天造,谁能移动它半分毫。”的感慨。接着便慷慨解囊,“我正富足她正少,她为饥寒我为娇。分我一枝珊瑚宝,安她半世凤凰巢”。当梅香告知她这锁麟囊不可轻易送得,它可是多子多孙的象征,然湘灵对此却不屑一顾:“这都是神话凭空造,自把珠玉夸富豪。麟儿哪有神送到?积德才生玉树苗”。还叮咛梅香“莫把姓名信口哓”。可见湘灵以囊相赠并不是冲着好心有好报而来,而完全出于道德感的趋动与自我的精神慰藉:“怜贫济困是人道,哪有个袖手旁观在壁上瞧”,“小小囊儿何足道,救她饥渴胜琼瑶”。
有日本近代教育之父称誉的福泽谕吉曾在其著名的《文明论概略》一书中谈到,中日两国,妇女的道德水准普遍高于男性。而中国传统戏曲中的妇女形象亦大多高尚于男性,薛湘灵即是其中的典范。我想这其中的原因有二,一是因为道德教化与传承主要地来自于家庭,而女性则终生厮守家中,或待字闺中或相夫教子,这样的生活环境自然更能使女性恪守道德,抑或还极端到“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地步;二是因为男性需要投身社会政治、混迹江湖,而要完成家庭和社会的使命,仅靠道德将无济于事,更多地还得依赖于智慧与才干,而男性在与社会的角逐中,所谓智慧与才干,至少部分地表现为奸诈、欺骗、阴谋、阿谀奉承、巧言令色、不择手段。
不过,薛湘灵的美德并不止于富有恻隐之心且解囊相助。《锁麟囊》除了“春秋亭”一曲,还有一段著名的唱词便是“朱楼”或叫“一霎时”:
一霎时把七情俱已味尽,
参透了酸辛处泪湿衣襟。
我只道铁富贵一生注定,
又谁知人生数顷刻分明。
想当年我也曾撒娇使性,
到今朝哪怕我不信前尘。
这也是老天爷一番教训,
他教我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休恋逝水、苦海回身、早悟兰因。
可怜我平地里遭此贫困,遭此贫困,我的儿啊!
把麒儿误做了自己的宁馨。
忆当年出嫁时娘把囊赠,
宜男梦在囊上绣个麒麟。
到如今囊赠人娘又丧命,
亲娘丧命,我的娘啊!
公子醒我侍奉且莫高声。
公子命敢不遵把朱楼来进。
我只得放大胆四下找寻。
蓦地里见此囊依然还认,
分明是出阁日娘赠的锁麟。
到如今见此囊莫非梦境?
我怎敢把此事细追寻从头至尾仔细地说明。
手托囊追往事珠泪难忍。
薛湘灵因家乡遭遇水灾流落他乡,并成为卢夫人家中的“薛妈”,无论从衣饰打扮到言辞举止都一扫当年薛小姐的的风光与气度,这无疑给薛湘灵的内心带来极大震撼,且锁麟囊的再现更令她如入梦境,追往事珠泪难忍。但薛湘灵的可贵之处在于,她并没有因此怨天尤人、愤愤不平,而是醒悟到“铁富贵并非一生注定”,人生乃是“倾刻分明”。并告诫自己要“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休恋逝水、苦海回身、早悟兰因”。正是因为薛湘灵的内敛隐忍、谨小慎微,及时地根据情势转换角色,方有后来的“种福得福得此报,愧我当初赠木桃”。正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只是人世间有许多善举常因一念之差而让命运改变了主意,功匮一亏。
中国的戏曲以元曲为巅峰,史以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并列之。但依我之见,中国近现代的戏曲,同样因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优雅精美的唱词而令人愉悦。在上述《锁麟囊》的二曲唱词中,翁偶虹先生诸多贴切的用典,实令当代诸多的文章写手“卖块豆腐嘣嘣煞”:比如“鸦占鸾巢”、“袖手旁观”、壁上瞧(观);“鲛珠”原为神话传说中鲛人泪珠所化的珍珠;而娇嗔、苦海回身则来自佛家用语;早悟兰因,即为成语“兰因絮果”,语出《周易系辞上》;宁馨原意为这样,后引伸为儿女。而“宜男”本来不过一普通花草,后比喻为妇女多子。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夸张地说,我觉得,中国最优秀的传统道德教科书非《锁麟囊》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