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文明古国,我们在悠长的历史中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其中,道教文化在我国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对于祭拜和丧葬尤为讲究,常用烧冥币的方式来祭奠先人,冥币上通常印有道教文化里玉皇大帝的头像。但玉皇大帝究竟长得什么样子,一直没有权威的说法。不过,电视剧《西游记》播出之后,除了剧中作为主角的唐僧师徒四人,许多表现突出的配角也成了一代人的经典记忆,譬如剧中的玉皇大帝就因饰演者的精湛演绎而为人所熟悉,同时也让玉皇大帝在冥币上有了“标准像”。
然而,这件事却有人欢喜有人愁,作为出演玉皇大帝的演员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却无端地“祸从天降”,因此令他痛苦不堪,这不白之冤实在令人难以接受,而事件的主人公就是国家一级演员王卫国,他从小就很有表演天赋,喜欢在家人朋友面前搞怪扮丑,说话和思维表达都很有条理。1978年,他进入中央戏剧学院学习表演,毕业后一直在做话剧演员,期间只在小众范围内有名气。后来杨洁导演再次筹拍《西游记续集》,王卫国厚积薄发,用实力和作品让杨洁导演发出邀请,终于成为了玉皇大帝的成功扮演者。
王卫国版的玉皇大帝,眉目间自带威严和慈祥,完美诠释了玉皇大帝作为神界至尊的悲悯和尊贵,因此许多人都说他把玉皇大帝“演活了”。也许正是因为他的精彩演绎,让一直以来虚无缥缈的玉皇大帝有了具体的形象,很多冥币制造厂商不约而同地将他演绎的版本印在冥币上。盛名之下伴随着的是苦恼,这一点王卫国本人始料不及。每次回老家祭祖时,在冥币上看到自己的头像时,真的让他怒发冲冠却又无计可施。
试想,当事情落到自己头上的时候,有哪个大活人愿意看到这一幕,王卫国自然感受到了某种侵犯和侮辱,他数次尝试联系厂商,希望他们停止侵犯自己的肖像权,但对于这种三无产品,又处于地下交易的商品,查处起来谈何容易,最终诉求无果,只能听之任之。在制造商看来,王卫国饰演的玉皇大帝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将他的头像印在冥币上,销量自然十分可观,谁会放过这尊免费的财神。
王卫国后来接受采访时说,特别后悔演了这个角色,不是因为演得不好觉得遗憾,而是因为演得太好,以至在自己身上发生了这样的故事。可想而知,演员的心理阴影该有多大?无奈之下,王卫国只能眼不见心不烦,回归到自己的演艺创作中。细思,这也是时代的一个隐喻,很多人都想出名,但出名的结果是什么呢?许多人往往没有认真地思考,而出名的代价之一便是让人脱离了一个人本来的社会角色,成为公众议论的话题甚至是想象空间中的玩偶,而无论人们怎么去把玩使用,都是演员自己控制不了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