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虾

(2020-02-23 08:31:35)
标签:

文化

【S073】即婴儿;用例:苏虾仔(男婴)、苏虾女(女婴)。
“苏”的本字是“臊”,通语“臊”含贬义,形容某些动物的特殊气味,《说文》:“臊,豕膏臭也。”例见《礼记·内则》疏 :“狗若如此,其肉臊恶。”引申指难闻的气味,例见《荀子·荣辱》 :“鼻辨芬芳腥臊。”粤语同,例如“个身好苏”。但粤语“苏”还特指婴儿身上的奶香味。“臊”读“苏遭切”(《广韵》),通语今音so,粤音sou1,注音写作“苏”。“虾”的本字是“伢”,指小孩,流行于北方亚方言的川、湘、楚方言,例如“细伢崽”,又流行于吴、赣、客、粤方言,例如“伢崽 ”、“伢子 ”,例见《太平天国歌谣》:"九岁伢子哈哈笑,拖住太平军不让走。”广府人将“伢仔”叫“孲崽”,例见《番禺县志》记云:“广州呼小儿曰蘇孲崽(伢崽)。”可见“虾仔”的本字是“伢仔”。古代字书无“伢”字,故无切音,《汉语大字典》注音念yá,粤音nga4,音转念ha1,注音写作“虾”,例见吾粤经典儿歌:“月光光,照地堂,虾仔你乖乖瞓落床。”
【附识】
一、一说认为,“苏虾”是“苏孲崽”的简略。以前南方人把婴儿叫做“伢伢仔”,“伢伢”是模仿孩子哭声的一个象声词,而“苏”有生产、分娩的意思。时至今天,还有人经常问孕妇家属“苏佐未”,即“孩子生了没有”。
二、连绵词“哑哑”形容小儿学语的情状,例见宋·梅尧臣《代书寄欧阳永叔四十韵》:“爱婴娇哑哑,嗜寝复便便。”又有成语“牙牙学语”,故称婴儿叫“伢伢仔”。亦通。
三、“虾仔”又念nga1zei2,作小孩乳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细路
后一篇:姑姑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