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舌赖架步

(2019-05-05 09:24:33)
标签:

文化

杂谈

【L051】犹懂规矩;用例:佢唔舌赖架步(他不懂规矩)。    

詹宪慈《广州语本字》考云:“舌冄者,以舌舐也;俗读‘舌冄’若捻匪之‘捻’,或若三鯠鱼之‘鯠’。《说文》:‘舌冄,舌貌。’段玉裁注:‘舌冄,舌出臄外也;读如沾,又读如誓。’广州谓舌出臄外而频动曰舌冄,音若“捻”,此‘舌冄’字之读如‘沾’者也;谓以舌舐物曰舌冄,音若‘鯠’,此‘舌冄’字之读如‘誓’者也。”

《广州话词典》录作“舌赖”,乃粤方言字,意义犹舔,例如“舌赖手指”。本字是“舌冄”,古通语连绵词“舌冄舕”指吐舌,陆德明释文引《通俗文》:“口上曰臄,口下曰函。”故段注谓“舌冄”指“舌出臄外”,即伸出舌头。詹氏说的“三鯠鱼”即鲥鱼,俗称“三黎鱼”。同时“舌冄”指舔,《集韵》:“舌冄,《说文》:‘舌貌。亦作囗(上“丙”下“一”)’。”《六书正伪》:“囗,以舌钩取也。”故广府人把将碟子舔干净叫“舌赖干净个碟”,又因舔而食髓知味,引申指懂,故“舌赖架步”指懂规矩。“舌冄”念nin时粤语注音写作“捻”,例如“捻捻嘴”,形容用舌头舔嘴唇的吃不够仍想吃的情状。“舌冄”读“他甘切”、“他念切”、“如占切”(《集韵》),通语今音tan第一声、ran第二声、tian第四声,念tian时同犹舔,《集韵》:“,《说文》:‘舌貌。亦作囗’。”粤语“舌冄”有两读:由ran转念nin3,粤语注音写作“捻”,例如“捻捻嘴”,形容用舌头舔嘴唇的吃不够仍想吃的情状;再音转念lai2,写作“舌赖”,例如“鬼舌赖口”(字面意义是嘴巴让鬼舔过,形容说话甜言蜜语能迷惑人)。

“架步”是江湖黑话,广州讲古佬彭嘉志介绍“架步”的掌故说“粤语中的‘架步’指非法场所,当今香港还保留‘黄色架步’一说。它的来历源自反清复明的秘密组织——三合会,如今三合会也代指非法社团,香港警署仍保留打击非法社团的“三合会调查科”。旧底,三合会每逢开会,即在会场的附近摆设几何形状的石头阵,作为引导来人前往开会地点的暗号。这些石头阵被称为“架步”,后来该词就特指秘密的非法场所。 ”博主认为,其实坊间将“架步”理解为阵势是正确的,香港黑社会用这个掌故所指的阵势比喻场所。同时,从这个掌故可见,“架步”因此引申指规矩,盖这些作为暗号的石头阵应该有一定的规律,不能随心所欲。

【附识】“架”或指架子,即戏曲人物出场时的亮相,“步”或指台步;两者都是戏曲演员的基本功,合称“架步”,引申指规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抵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