黐饮黐食(二)
(2018-10-25 08:56:05)
标签:
文化 |
【附识】
一、詹宪慈《广州语本字》考云:“米㘝米是者,物之黏昵者也;俗读‘米㘝米是’若‘立翅’。《五音集韵》:‘米㘝,黏也。女洽切。’又云:‘米是,黏也,丈尔切’,音‘豸’。今谓物湿而不滑手曰‘米㘝’,或曰‘米是’,或兼言‘米㘝米是’。”
二、广府人将粘叫黐或黏,前者例如老儿歌:“糖黐豆,水沟油”;后者例如“(喺墙上)黏标语”;这两个例子中“黐”同“黏”虽然同义但不能互换。原因在于通语中“黏”和“黐”的差异:黏强调两物相黏合,桂馥义证引《一切经音义》:“糊物相著曰黏也。”故广府人把贴标语叫“黏标语”。而“黐”强调两物或多物聚合,故糖与豆混在一起叫“糖黐豆”。还有一层原因令“黏”与“黐”泾渭分明,因为“黐”还有讨便宜得到的意思,例如歇后语“菠萝鸡-靠黐”,这里“黐”犹通语的“蹭”。
三、通语“蹭”的当代俗义指因摩擦而沾上,例如“蹭得一身灰”,口语强调“沾”的意义,遂指占便宜,例如“蹭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