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俗语考》笺注【煠】(熠熟狗头)
(2015-09-16 08:07:27)
标签:
文化 |
【5054】煠读若“习”,清汤曰煠,故有“清水白煠”之说。《玉篇》:“瀹也。”《广韵》:“士洽切。”“煠汤”,即清水白煠之义。若煮物熟之,当作“習(月旁)熟”,用“習(月旁)熟”。
广州话词典录有“熠”,作动词指长时间地烧煮,例如“熠猪潲”(煮猪食),又如“熠熟狗头”,形容呲牙咧齿(笑貌),乃狗头煮熟之状。本字是“煠”,但通语煠本指稍煮,《广韵》:“煠,汤煠。”《通俗篇》:“今以食物内(纳)油及汤中一沸而出曰煠。”例见《农政全书》:“山苋菜···采苗叶煠熟,换水浸去酸味,淘净,油盐调食。”广府人把“(汤中)一沸而出”叫“焯”,把久煮叫“煠”,应是引申义。孔氏谓“煠”作名词指“清汤”,非是;又谓作动词作“䐲”,是。“䐲”指煮,《玉篇》:”煠,瀹也。“,“清水白煠”指不放油盐地长久烧煮,故煮猪食叫“煠猪潲”。“煠”又读“丑辄切”(《广韵》),通语念che,粤音转念sab6。广州话词典注音写作“熠”,不妥,《说文》:“熠,盛光也。”例如“星光熠熠”。坊间或写作“炠”,亦不妥,《广韵》:“炠,火貌。”《集韵》:“炠,火干也。”
附识:电镀行业将金属品作前期加工时用酸或碱除去表面污垢叫“炸”,这个“炸”的本字也是“煠”,明方以智《物理小识》:“其铁镀金者,先用赤热铜在铁上画 花,然后以金箔贴之。”“煠”指这层意义时粤语用文读音za3。
前一篇:《广东俗语考》笺注【瀹】(焯)
后一篇:《广东俗语考》笺注【缹】(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