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业一些讨论

(2012-05-11 18:11:27)
标签:

财经

中国

宋体

周期性

万科

杂谈

分类: 他山之石

来自laoba1 博客网友跟帖精华(六)——行业 (2007-07-04 09:06:28)

摘些印象较深刻的:

1、超市有很强的消费片区垄断优势,因为超市提供的产品相对比较类同,客户的需求也不是很挑剔,而且消费的就近原则很明显,市场容量比较固定,后来者在市场容量和细分市场方面都有一定困难(neng的附注:超市属区域垄断、规模垄断,依赖性消费、大众消费、快速消费百货则没有这方面的优势,百货主要以商圈形式存在;

2、保险靠什么盈利?保险收益有二块,一块保费的结余,第二块投资收益。个人认为这两块都是风险性更高的业务

3、其实事物都有它内在规律存在 没有一成不变的有高潮就有低谷 对企业来说 都有自身的周期性 只有有些行业周期短 明显有些行业周期长 不明显罢了

4、我没有否认周期性股票的阶段性投资机会,只是强调普通投资者很难把握,……我通常以长期的角度看股票,一般是十年以上,凡事都不可能绝对化,我说的是大概率事件。长期来看,大部分周期性股票是危险的,优秀的消费品企业成功也是大概率事件。优秀的消费品企业即使有低谷,也只是增长放慢或者小幅度衰退,过程也是缓慢的,不会象周期性股票那样呈现指数式的回落。

5、关于周期性行业,我一直认为是有投资机会的,那是对能有很强把握能力的人而言。巴老做股票很强调确定性,对普通投资者而言,周期性股票包含很大的不确定性,而对行业专业人士或者类似林奇这类天才来说,这种不确定性大为降低。巴老说过,不懂的就不做。所以我认为普通投资者不应该做周期性股票。

6、周期性归根到底就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供需变化比较激烈也就是我们说的周期特性比较强(neng的附注:多想想什么东西常在“供过于求”与“供不应求”之间来回摆动)。

 

来自laoba1 博客网友跟帖精华(六)——行业 (2007-07-04 09:06:28)

全文如下:

呆二

百货超市连锁业的劣势只要和苏宁、国美家电连锁业一比就出来了,家电连锁业也就一个百思买,而且还姗姗来迟。不过个人认为国内企业也不是一无事处,先行优势,尤其是超市有很强的消费片区垄断优势,因为超市提供的产品相对比较类同,客户的需求也不是很挑剔,而且消费的就近原则很明显,市场容量比较固定,后来者在市场容量和细分市场方面都有一定困难,百货则没有这方面的优势,百货主要以商圈形式存在;另一方面,国内企业在购物卡(商业贿赂渠道之一)有很强的优势。所以个人认为国内企业有一定消费垄断优势,如果其能利用其优势加强自身管理和扩张(可以首先以外资相对忽略的三、四线市场下手)来积极面对外资品牌的进入,或许还有一定的机会。
总体来说,百货超市业面临的竞争确实不小,另外个人也更看好超市连锁。

 

服装具有快速消费品的某些特征,又与它有明显的区别。差异化、个性化、时尚化、感性化使服装消费者类型千差万别,从而形成众多的服装细分子行业。这样的特性很难形成行业巨头。个人运动细分行业的成功是由于其相对弱化服装这种多样性的需求决定的,很难想象运动服装能变化出千奇百怪的样式。

 

证券因其和证券市场的高度相关性已经被我cancle,初期在大金融行业内选择证券主要是被其高成长和资产证券化中相对于银行的优势所吸引。中信的研究算是个人的一个教训,虽然对于个股的判断我们应保持足够的谨慎(个股的差别还是比较大的,所以从行业从表面我们有可能不能抓住一个个股成长的关键点,不宜过分简单化),但起初还是应该立足于方向的把握,而不应该做了很多具体的工作后才恍然大悟:方向错了,这种代价是不堪承受的。

保险行业不算了解,但谈谈个人的看法,个人不从估值的角度来看保险,个人想问:保险靠什么盈利?保险收益有二块,一块保费的结余,第二块投资收益。个人认为这两块都是风险性更高的业务,保费有一个费率的问题,就算最牛的精算师也不能说我定的费率公司肯定能盈利,保险的本质确定其不确定因素很强,它立足于偶然事件,公司可控因素很小(不能通过客户分类进行规避风险);也和客户群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有一个基础的客户群需求,但客户群再扩大就没有太大的因素,它主要是一个概率问题),所以说保险的主要魅力在于投资收益,这方面个人认为一个自己做投资的人还要把宝押在其他人身上,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你大可以去买基金算了。学老巴的人可能对保险有一种情结,老巴说过我们主要的业务就是保险,但我想说的是老巴的保险模式是建立在其对于自身投资模式的高度自信和对于低甚至负代价财务杠杆的迫切需求之上的,和我们投资保险是有本质的不同的。
相对而言,银行是个人目前最看好的行业,

 

jint004

感觉laoba1兄对周期性与非周期性的划分太过,其实事物都有高潮有低谷的,历史几千年兴衰变化,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就拿laoba1看好的消费类企业来说,难道不存在一点周期性?假设中国经济增长减速甚至负增长时,人们消费支出大副减少时消费类企业就不会出现周期性低谷? 很难想象当人们生存出现危机时还能拿出钱来购买除必须生存品外的一般消费品。例子举的很极端但要说明的道理很简单 其实事物都有它内在规律存在 没有一成不变的有高潮就有低谷 对企业来说 都有自身的周期性 只有有些行业周期短 明显有些行业周期长 不明显罢了

 

Laoba1

我没有否认周期性股票的阶段性投资机会,只是强调普通投资者很难把握,也很难知道什么时候游戏突然结束。
我通常以长期的角度看股票,一般是十年以上,凡事都不可能绝对化,我说的是大概率事件。长期来看,大部分周期性股票是危险的,优秀的消费品企业成功也是大概率事件。优秀的消费品企业即使有低谷,也只是增长放慢或者小幅度衰退,过程也是缓慢的,不会象周期性股票那样呈现指数式的回落。

衰退是迟早的事情,只是行业周期性强弱不同导致循环周期长短不同,汽车、钢铁股价过山车式的走势很典型。把时间放长一点,未来房地产的严重衰退也是不可避免的。

 

呆二

周期性归根到底就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供需变化比较激烈也就是我们说的周期特性比较强,所以我们可以从供、需两个方面来分析行业、分析个股,同时行业供需关系也会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时期(时)、不同的国家(地)、不同的公司(人))表现出不同的性质,所以个人还是比较jint的看法,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先说说供、需吧。需求不利的因素有:产品和经济景气度高度正相关;产品需求的范围比较狭小(即由于下游行业比较特定所以和下游行业高度正相关);产品非常耐用;产品可替代性比较强,下游对产品没有忠诚度。供给方面不利因素有:行业进入壁垒小,产能能迅速上升;产品同质化比较强。
举例,比如说钢铁,钢铁基本上用于投资基建,投资萎缩对其影响很大;产品很耐用;供给方面产品的同质化很高,产能迅速跟上,这样就表现出很强的周期特性。另一个例子是红酒,首先酒的需求相当稳定,酒色酒色,能和色平级,可见人类对于酒的迷恋;还有我一直有这样一个观点,在人类需求的分类中,低、高档的需求是相对比较稳定的,而中档需求波动最大,低档用于保持基本生存要求,高档印证那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产品需求面可以是所有的消费者(国内有个饮食文化和消费能力的限制,但至少是潜在的);产品不耐用,快速消费品;产品替代性不强,消费者对品牌忠诚度相对比较突出;行业进入壁垒比较高,原料、工艺技术、渠道、品牌;产能收限,尤其是高档红酒,对于原料、存储年限都有很高的要求。

万科方面,首先个人没有找到万科下跌90%的现象(不对之处往laobo兄指正,laoba兄是否没有复权),我只找到97年后万科出现50-60%的回落,如果以决定跌幅比较,茅台在01年后的熊市期间也出现过40%左右的跌幅;而且我常说经验主义是靠不住的,我们不能以简单的历史现象来判定未来,万科97年后的大幅回落个人认为和香港楼市泡沫的破灭有很大联系。同时个人也看好万科在今后10-15年的成长,事实上我们从上述需求因素分析,房地产行业的周期性主要是由于产品的耐用性很长决定的,也可以说耐用性是一个负因素,其他的正因素能否抵消这个负因素而使公司呈现良好的正成长呢?可以说国内房地产的需求是非常旺盛的(国人对家的情结、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城镇化程度的偏低),而供给方面行业进入的壁垒越来越高(国家政策的导向非常明确、行业整合后的规模、品牌的壁垒逐步加强)。这里还引出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周期性相对较强(相对于快速消费品,个人认为产地产的需求刚性要比消费服务行业中的旅游、百货、软件等都要强)的万科,作为巴式风格的投资者是否应该投资呢,个人认为答案是肯定的,至少应该列为第二梯队侯选对象,跟踪其能否出现有吸引力的低估机会,因为一来就算是长期持有策略,实际上持有的期限还是有限的(除非出现非常特出的个股以及管理的资金过于庞大或者是高额的投资收益税收,个人认为这些都是老巴长期持有可口可乐股权的重要原因),那么如果我们持有万科5年,我们完全可以用成长股来看待;另外方面,万科已越来越展示出其作为行业领袖在行业整合过程中体现的优势地位,这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中石油方面,个人完全决定不应该由于其属于资源行业而用周期性行业来定义它,需求方面石油的需求非常广阔,属于快速消费品,可替代性很差(虽然现在都在提倡新能源,但要真正替代石油,个人认为那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时期,在石油没有真正消耗殆尽之前是很难看到的,除非有新科技的突破),供给方面石油基本没有可再生性。具体到中石油,作为具有垄断地位和国内最大的石油原料生产企业,个人认为其是完全符合巴式投资标的的选择的。

 

Laoba1

关于周期性行业,我一直认为是有投资机会的,那是对能有很强把握能力的人而言。巴老做股票很强调确定性,对普通投资者而言,周期性股票包含很大的不确定性,而对行业专业人士或者类似林奇这类天才来说,这种不确定性大为降低。巴老说过,不懂的就不做。所以我认为普通投资者不应该做周期性股票。
万科的股价计算应该没有错,我自己计算过,也根据软件的复权价格大致核算过,曾经从1993年的最高价36.7元回落到1996年的最低价3.83元(都是复权价)。其实万科也是我的长期跟踪股票之一,和其他很多股票比起来,我认为它还是很优秀的,唯一不足的是弱的周期性。在有茅台等确定性更高的投资对象我把它作为第二梯队。
对于中石油,我不否认石油的强劲需求和不可再生性。但无论如何,翻开石油价格的历史,它都呈现出巨幅的波动性,只是价格中枢不断上移。当石油价格上升到100美元以上时,当全球经济大衰退时,我相信另一次大幅回落不可避免。

 

mathew123

奢侈品需要很长时间的历史积淀。高档白酒可以算。首饰业中,国内产品的附加值都不高,基本上还是个原料价+少许加工费,如老凤翔,老庙黄金(豫园),东方金珏。至于飞亚达,想想瑞士的百达翡利等,就知道它离奢侈品好像还很远。什么时候这些公司在您的心目中至少能达到Tiffany的地位,大概就很值得投资了。

 

不可不跌

奢侈品的品牌形象很难通过营销手段建立,尤其对于以厚重历史感为卖点的产品而言。
不过奢侈品牌的建立倒不一定需要很久的历史积淀(虽然拥有更好),文化内涵,极高的品质加上一定营销手段,还是有作用的。
这尤其表现在时尚奢侈品中。比如阿玛尼,建立品牌不过40年,实际大多时装,化妆品类都如此,在拥有一流设计师与优秀营销后,较短时间内就确立品牌。
另一些品牌,过于强调历史可能反成拖累,很难想象宝马这样强调动感,专业化的品牌如何与劳斯莱斯一样,将历史作为卖点。当然,宝马可能还算不上奢侈,不过似乎更多的顶级豪华跑车都是一些历史较短的小规模厂商生产,其定位与传统的豪华车不同,对历史积淀的要求也就不高了。
不过对于酒类产品,悠久的历史仍是很重要的优势。如果水井坊能多支持50年,到也并非没有变身的可能。
顺提,文中提到的斯沃琪swatch可算是奢侈品的异类,旗下欧米茄等虽是奢侈品,本体却是靠生产塑料时尚手表出头的,真是对传统瑞士手表的反动。

 

mathew123

科技股的说法可能有些笼统了,有时候也容易误解。比如eBay和腾讯,外行可能认为是科技股,但其实他们应该不算,而且目前已经形成很强的经济特许权了(超强的网络效应)。潜意识里看不上网盛科技,尚未仔细思考分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