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生物与非生物》(陈少春)
(2022-10-19 23:36:54)
标签:
教育 |
课题 |
2.1生物与非生物 |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说出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2.说出生物的基本特征。 3.观察蜗牛,学会描述其形态和生活习性。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事物的分类,发展判断、分析、综合等科学思维方法。 2.通过观察蜗牛,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生物与非生物,明确事物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进一步加强协作能力。 |
|||||||||||||||||||||||||
教学重难点 |
1.
2.
3.
|
|||||||||||||||||||||||||
教学方法 |
举例法、讨论法、归纳法 |
|||||||||||||||||||||||||
教学准备 |
分小组 |
|||||||||||||||||||||||||
教学过程 |
1.(展示各种物体图片)如果让你们把这些物体分成两类,你们会怎样分呢? 2.同学们都提出了自己不同的意见,科学家们为了分类的科学性,把世上的事物分成了生物和非生物这两类。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请同学们把这些物体重新分成生物和非生物两类。 (一)3.同学们分的非常准确,你能列举自己所知道的生物和非生物吗?生物的基本特征
1. (1)图中哪个是生物? (2)黑猩猩能繁殖后代,石头可以繁殖后代吗? (3)通过对比,你能发现生物的哪个特征? (4)汽车制造厂会不断制造新的汽车,属于繁殖吗?为什么?
2.(展示植物生长和汽车图片)并提问: 植物是生物,汽车不是生物,观察图片,它们有什么不同?
3.(图片展示小狗会撒尿,人会出汗,生物呼吸)提问: (1)想一想,非生物会不会出汗、产生尿液,或者呼吸呢? (2)这能说明生物具有什么特征? 4.(图片展示含羞草及猎豹追捕羚羊)讲解并提问:(1)这是一株含羞草,当它的叶子受到刺激后就会合拢。猎豹追捕羚羊,羚羊发现敌害后会迅速逃跑。这些现象能说明生物的什么特征? (2)我们就把一切生物对外界各种刺激(如光、温度、声音、食物、化学物质、机械运动、地心引力等)所发生的反应,叫做应激性。如:飞蛾扑火,植物的向光性。想一想,生物的应激性对它们的生命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
5.(图片展示植物及动物)讲解并提问: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有机物供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需要直接从外界获取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1)这说明了生物的什么特征呢? (2)狗要通过进食获取能量,汽车要消耗汽油获取能量,这两者有什么不同?
6.(展示猫及苹果图片)讲解遗传和变异:这是猫咪的一家,生物体的子代和亲代之间,总一些特征非常相似,但也总有一部分特征并不相同。这就是生物表现出来的遗传和变异的现象。除此之外,生物还有一些其它的特征,比如,除了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现在,如果有人问你:“什么是生物?”你会怎样回答?
7.提出思考讨论题目: (1)狗在碰到墙壁时会转弯,有些机械狗碰到墙壁时也会转弯。从对环境作出反应的角度,比较两者有什么区别。 (2)岩石里的钟乳石能够慢慢长大,钟乳石是生物吗?
(二)观察蜗牛的生物特征 1.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见过蜗牛吗? 在哪里见到的蜗牛?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你们还想知道关于蜗牛的哪些内容呢?
3.讲解:蜗牛是一种体形比较小的生物,用肉眼不容易观察清楚,因此我们要借助于放大镜来观察。怎样使用放大镜呢? (1)用中指、无名指与小拇指握住放大镜的手柄,食指、大拇指握住放大镜的边框。 (2)通过调整镜子与被观察物体之间的距离,使观察得到清晰的物像。 (3)观察时,放大镜的镜面应该与视线垂直。 4.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 (1)布置观察任务:把蜗牛放在玻璃板上,用放大镜观察蜗牛,并在图 2-3 中标出壳、 足、触角、眼、口等部分。 (2)请一名同学到屏幕前填空,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5.观察蜗牛的运动特点 (1)请同学们观察蜗牛的足及其运动特点视频,并思考下面几个问题:蜗牛爬行时玻璃板上留下痕迹了吗?这些痕迹有什么作用?蜗牛为什么要爬来爬去? (2)归纳并明确:蜗牛的运动器官是腹足,腹足内有足腺,能够分泌黏液,可以减轻爬行时的摩擦力,同时还能传递信息。蜗牛到处爬行可以帮助它们寻找食物、逃避敌害、保护自己,并且寻找配偶并繁衍后代。 6.观察蜗牛是否有视觉 (1)蜗牛是否有视觉呢?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 (2)在刚才的视频中,蜗牛在灯光下爬行 3 分钟后,用书本遮在它的上面,使它的一半身体处于阴影中。蜗牛怎样行动的? 通过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想一想:为什么要让蜗牛先在灯光下爬行三分钟才能进行遮光实验? (4)蜗牛的眼睛在哪里呢?又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来共同认识蜗牛的眼睛。
7.观察蜗牛是否有触觉。 蜗牛是否具有触觉呢?来看一段视频。通过视频我们可以看到,当用铅笔头分别轻触蜗牛的触角、足和壳等部位,蜗牛分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哪个部位反应最明显? (2)你的实验结果能说明什么? (3)提出思考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轻触蜗牛的各个部位呢?
8.观察蜗牛是否有听力。 蜗牛是否有听力呢?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活动方案:在正在爬行的蜗牛前方 0.5 米处,用力鼓掌, 观察蜗牛有没有反应。 9.观察蜗牛的嗅觉和味觉。 蜗牛是否具有嗅觉和味觉呢?用棉花蘸一点米醋和几滴蔗糖溶液放在蜗牛前 3 厘米处,蜗牛有什么反应呢? 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三)知识拓展 蜗牛是益虫还是害虫 课堂小结 请学生谈一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
设计意图: 从学生周围的实例入手,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贴近生活,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引起共鸣。
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最直观的感性认识,通过问题串,层层深入,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归纳总结,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探究实验,学生小组合作,主动获取知识,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即落实教学重难点,突破重点,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效果评价关注三维目标,采用小组评价、小组评价和老师评价,体现评价主体和指标的多元化,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
||||||||||||||||||||||||
作业设计 |
完成作业本2.1生物与非生物 |
|||||||||||||||||||||||||
板书设计 |
|
|||||||||||||||||||||||||
教学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