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年第二学期第3次教研

项目名称 |
公开课 |
项目负责人 |
邱菲 |
活动时间 |
第7周 |
活动地点 |
高二电商、高一财会 |
活动主题 |
公开课 |
主持人 |
蘧萍萍、赵玉珍 |
参加对象 |
财经商贸组全体成员 |
申请学时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1.
2.
3.
4.
5.
|
||
活动反思 与意见 |
全组老师能对本次活动,积极参与,针对公开课的环节开展激烈的讨论。针对学生的有效学习提出了有效的方法与措施,并形成了一个较为优秀且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案。 |
||
过程确认 |
|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任务二
课题 |
1.2.1商品分类整理 |
建议课时 |
4课时 |
|||
教学目标 |
1.了解商品分类整理的基本作业流程,能规范实际的商品分类整理作业。 2.了解仓库内的不同作业区,规范仓库作业。 3.理解商品分类及其基本分类依据和分类层次,能选择合适的商品分类依据进行商品的分类。 |
|||||
教学重点 |
1.商品分类整理的作业流程和作业内容。 2.商品的基本分类,能选择合适的商品分类依据进行商品的分类。 |
|||||
教学难点 |
能选择合适的商品分类依据进行商品的分类。 |
|||||
教学设备准备 |
视频、微课、PPT、教学案例、组建班级学习群(QQ群) |
|||||
教学过程 |
||||||
课前 |
预习:观看操作视频、梳理作业流程 |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商品分类整理的基本作业流程
【索引见教材P1页项目实施流程及P16页作业步骤】 |
1.发布视频《项目1任务2分类整理作业流程.mp4》及视频学习任务单(活动1.2.1部分)(见附件1); 2.针对回收的学习任务单填写情况,对课前预习情况进行总结,做好上课准备。 |
观看视频《项目1任务2分类整理作业流程.mp4》,完成学习任务单(活动1.2.1部分)(见附件1): (1)分析视频中商品分类整理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2)根据视频梳理商品分类整理的作业流程,为课堂实践做好准备。 |
||||
课中 |
环节一:结合实际案例,解析基本概念 |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1.商品分类整理的概念 2.商品的基本分类 (1)商品分类依据 (2)商品分类层次 【索引教材见P2页内容、教材P7页知识链接】
|
呈现超市等不同零售商店的商品分类案例。 问题一:案例中商品分类的结果是什么? 问题二:从这样的结果来看,案例中的商店采用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问题三:你觉得这样的分类有什么好处?有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
查看教师提供的实际单据,头脑风暴回答问题,理解相关知识的概念。 |
||||
环节二:领取实践任务,小组合作操作 |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1.
2. 【索引见教材P16页作业助手、P7页知识链接】 |
1.教师下达活动任务: 将经接单审核后的到库商品分类整理到仓库待检区,以方便质检人员对其进行检验(见教材P16页的作业背景),将各作业步骤的结果按要求填写到教材P16页的横线和表1-1中。 2.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作业助手,明确正确的工作区,正确选用商品分类依据对商品进行分类。 3.对活动过程中的学生提问进行答疑解惑。 |
1.学生领取任务,分析任务,回顾商品分类整理的作业流程,明确任务实施的基本操作。 2.根据仓库作业区的划分,本次作业应在哪个区域?记录决定结果。 3.对本次到库待检商品进行分类,将结果记录到教材P16页表1-1中。 |
||||
环节三:总结实践成果,交流思考提升 |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理论与操作总结: 见附件2思维导图 |
1.提供作业实践的参考答案,引导学生回顾知识。 2.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工具,引导学生基于任务实践的理论知识与操作要领的总结。 |
1.各小组呈现活动任务填写结果,参考答案完成任务实践的自评。 2.总结交流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收获了什么? |
||||
课后 |
拓展:延伸课内活动,巩固知识技能 |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商品分类再实践,进一步熟悉商品分类的依据和商品分类的层次。 |
课后拓展任务布置: 实地调研至少两家以上的商店,记录这些商家的商品分类情况。再以家里的图书、日用品为对象,进行分类实践,记录分类结果。 |
实地调研至少两家以上的商店,记录这些商家的商品分类情况。以家里的图书、日用品为对象,进行分类实践,记录分类结果。 |
教师展示赊销业务实例 1:
长江公司赊销给东方公司甲产品 1000 件, 单位售价 100 元, 增值税率 17%, 代垫运杂费 3 000 元, 款未收。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长江公司此赊销业务发生后, 可能会发生的相关业务: 1、 应收账款的确认—2、 收款—3、 无法收款发生坏账—4、 坏账准备的计提的核算即引出本堂课的学习任务。
二、 现金折扣的核算
教师展示赊销业务实例 1 中条件发生变化: (案例的变式)
长江公司给予东方公司 2/10, 1/20, N/30 的现金折扣条件。
师生分析业务, 明确“1/10, 1/20, N/30” 表示的含义, 并引导学
生训练完成每一业务的账务处理:
1、 销售发生时:
借: 应收账款—东方公司 120 0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甲产品 1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 000
银行存款 3 000
2、 假定在 10 内收款时: (东方公司在 10 天内付款)
现金折扣=100 000×2%=2 000(元)
银行存款=120 000—2 000=118 000(元)
借: 银行存款 118 000
财务费用 2 000
贷: 应收账款—东方公司 120 000
3、 假定在 20 天内收款: (东方公司在 11——20 天内付款)
现金折扣=100 000×1%=1 000(元)
银行存款=120 000-1 000=119 000(元)
借: 银行存款 119 000
财务费用 1 000
贷: 应收账款—东方公司 120 000
4、 假定在 30 天内收款: (东方公司在第 21 天—30 天付款)
借: 银行存款 120 000
贷: 应收账款—东方公司 120 000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1) 在有现金折扣条件下的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的确定方法:
总价法和净价法, 我国现在采用总价法。
(2)
三、 坏账损失与坏账准备
教师引言: 诸如东方公司的前欠款可能在 30 天甚至在更长的
时间内由于某种原因, 发生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很少的应收账
款——坏账, 因为坏账所造成的损失——坏账损失。 企业对可能发
生的坏账损失而提取的准备——坏账准备。
教师提问: 企业如何计提坏账准备———引出计提的方法:
(1) 账龄分析法;
(2) 销货百分比法;
(3) 个别计价法;
(4) 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
四、 坏账准备的核算:
1、 教师展示坏账准备业务实例 2:
长江公司 2000 年初坏账准备账户 余额为贷方余额 500 元, 坏账准
备的计提比例为 0. 5%, 2000 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 1200 000 元;
2001 年发生坏账 5 000 元, 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 1 400 000 元;
2002 年内上年发生的坏账损失中有 2 000 元收回, 年末应收账
款余额为 1 000 000 元。
要求分别进行 2000 年、 2001 年、 2002 年应计提的坏账准备。
2、 师生共同分析各年的业务实例, 由学生完成第 1 题:
应计提的坏账准备
=1 200 000×0. 5%-500=5 500(元)
借: 资产减值损失 5 500
贷: 坏账准备 5 500
3、 师生共同分析业务实例, 共同完成第 2 题:
发生坏账时:
借: 坏账准备 5 000
贷: 应收账款 5 000
应计提的坏账准备
=1 400 000×0. 5%-1 200 000×0. 5%+5 000
=6 000(元)
借: 资产减值损失 6 000
贷: 坏账准备 6 000
4、 学生分析业务实例, 完成第 3 题:
发生的坏账又收回时
借: 应收账款 2 000
贷: 坏账准备 2 000
借: 银行存款 2 000
贷: 应收账款 2 000
年末应计提的坏账准备
=1 000 000×0. 5%-1 400 000×0. 5%-2 000
=-4 000(元)
借: 坏账准备 4 000
贷: 资产减值损失 4 000
账务处理时的注意点: 坏账的确认条件和计提的范围
课后反思:
本堂课通过实践—理论—实践的教学思路, 以案例分析讲解—综合案例运用—引发学生主动归纳总结为流程进行教学, 学生对于应收账款及现金折扣的处理变得易懂易学。 对于坏账业务的核算, 由实例展开, 师生共同随着业务的发生过程进行学习, 学生深入实际业务, 分析、 探索、 归纳, 总结, 从而较好地理解坏账业务的发生过程, 掌握坏账业务的账务处理及计提坏账准备金的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