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对待小班孩子的咬人现象”

(2012-09-27 17:30:18)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养笔记

 

9月教养笔记

            如何对待小班孩子的咬人现象”

案例一:开学两个星期,孩子的情绪基本稳定,但新的问题又出现。这一天,轩轩坐在小椅子上大声的哭了起来,我们连忙跑过去,问怎么了,边哭边指着手臂说:“她(菱菱)咬我”,只见点点手臂上一个深深的齿痕,别的小朋友见轩轩哭了,也都跑来看热闹。可菱菱却若无其事,望着我们。

案例二:一天自由活动时,唐唐哭着跑过来告诉我说:“菱菱咬他的手指头。”只见唐唐手上有一个齿痕,别的小朋友看到唐唐哭了,也纷纷指着起菱菱来,个别小朋友都跑过去要把菱菱拉到我这边来,可是她拼命的在往回拽……

分析:菱菱是一个很活泼、可爱的女孩子,因为家里只有一个孩子,每次玩积木她都会把自己的篮子里装得满满,其他的时候也是这样,只要是这种情况她就从来也不会让自己吃亏,如果真是抢不过了,她就打,就咬,此类事情发生过很多事情,对她批评以后几天会有所好转。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常与起家长沟通,才发现原来她在家里也是这样的,所要家里的人都是事事依着她,让着她,才使她养成了我行我素的习惯。

    小班幼儿咬人不仅仅是自我保护意识的问题,更加还有这些孩子在交际手段的缺乏,在加上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并没有达到运用自如的阶段,因此,咬人的事件不仅仅在适应期出现,在以后的日子里也会随着事情的发生而发生,可是如何预防呢!

1.教育者应该重视教给幼儿交往的方式方法,增多幼儿交往的机会,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

    独生子女在家缺乏交往经验,所以在幼儿园,必须让在集体中生活的孩子学习集体交往的方式方法,增多幼儿交往的机会,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不要因为孩子在自由活动、玩玩具时产生矛盾而总是高控制、高约束。孩子还是需要这些活动的。教师可以在活动前提出要求:“看谁是个友好的孩子!”“不要争抢!”“老师喜欢友好的孩子。”……教师也可以在幼儿发生矛盾时及时地教育和引导,告诉幼儿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对有进步的幼儿教师应及时地予以鼓励,同时也可以通过和家长沟通共同鼓励。这个方法在缺乏控制力的幼儿身上比较适用。作为家长也应该教育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不要攻击别人,如果有矛盾可以告诉老师,让老师来帮助你。特别应该杜绝教育孩子“别人打你你就打他”的情况发生。

2.教育应做好家长工作,使家长在幼儿发生矛盾时不偏袒自己的孩子,理解教师应该同时关爱每一位孩子的职业职责。

    在小班作好家长工作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很多家长在送幼儿上幼儿园时,可能没有充分考虑到会有这样的困难。在家访时,我对小班家长进行了调查,有很多家长认为让孩子在幼儿园吃好、睡好、心情好是最重要的。在幼儿园会和小伙伴发生矛盾甚至常会“被欺侮”是他们预期不足的。这需要教师耐心地做工作。不能一味满足家长的口味,一味批评指责攻击他的孩子,向家长道歉的同时要让家长充分的理解:“毕竟他们都是才4、5岁的孩子,他们之间的交往行为、交往能力都有待提高。在教师眼里每一个孩子都是可爱的,也是需要时间让他们慢慢长大的。”

3.小班教育应该对幼儿更加细致地观察。

    教师应该对幼儿进行细致的观察、指导以减少攻击性行为,特别对有攻击性的孩子可以在生活中多观察询问,以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有的幼儿在受到攻击后并不告诉教师,所以在离园前教师应该对常发生此类事情的幼儿进行检查。比如询问、检查身体、颜面有无伤口……可以避免幼儿在园发生的攻击性行为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及时联系家长。同时也可以通过每天和他们的交谈、身体触摸,沟通教师、幼儿之间的情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