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清明节的风俗

标签:
刘红英书法家平遥县阳泉市 |
分类: 故乡平遥 |
平遥清明节的风俗
首先,从清明节的前三天到后三天,人们都要在衣服上别上小红白两块布条,意为避邪之用。小孩子则不一样了,大人们会给做一种饰物,叫“红兰兰”,把五色布剪成小圆片,用线穿起来,中间间以小麦杆,还要拴一个小蒜头或小笤帚和小篦子,男孩子的还要加上一个布缝的小公鸡。
然后,要用黑豆发黑豆芽,再就是蒸花馒,除了上贡用的馒头之外,还要给男的蒸蛇盘兔,给女的蒸燕子,有意思的是过了十三的孩子,男孩上加一个小燕(背媳妇),女孩上加一个小蛇(背女婿),都是意为孩子已经长大。
到了清明节这一天,家中的男丁早上起来,梳洗完毕,就要带着做好的四样贡菜、馒头、酒、香、蜡烛等,当然还有铁锹,到祖上的坟地去了,做贡菜的时候,老辈人是不让用豆腐做的,怕后辈将来软弱无能,像豆腐一样的。到了地里,先把坟墓周围的杂草除掉,再添上新土,插上做好的白纸串,摆上贡品,把属于男人们的“蛇盘兔”从墓上滚一遭,再把黑豆芽撒在周围,意为后辈儿孙“黑压压”的,即人丁兴旺的意思。
首先,从清明节的前三天到后三天,人们都要在衣服上别上小红白两块布条,意为避邪之用。小孩子则不一样了,大人们会给做一种饰物,叫“红兰兰”,把五色布剪成小圆片,用线穿起来,中间间以小麦杆,还要拴一个小蒜头或小笤帚和小篦子,男孩子的还要加上一个布缝的小公鸡。
然后,要用黑豆发黑豆芽,再就是蒸花馒,除了上贡用的馒头之外,还要给男的蒸蛇盘兔,给女的蒸燕子,有意思的是过了十三的孩子,男孩上加一个小燕(背媳妇),女孩上加一个小蛇(背女婿),都是意为孩子已经长大。
到了清明节这一天,家中的男丁早上起来,梳洗完毕,就要带着做好的四样贡菜、馒头、酒、香、蜡烛等,当然还有铁锹,到祖上的坟地去了,做贡菜的时候,老辈人是不让用豆腐做的,怕后辈将来软弱无能,像豆腐一样的。到了地里,先把坟墓周围的杂草除掉,再添上新土,插上做好的白纸串,摆上贡品,把属于男人们的“蛇盘兔”从墓上滚一遭,再把黑豆芽撒在周围,意为后辈儿孙“黑压压”的,即人丁兴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