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伟律师谈“工匠精神”的三个释明
笔者警察和律师的职业背景锤炼出精益求精专注和零瑕疵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英文是Craftsman’s spirit,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1、合同必“做厚”:法治社会也是契约社会,就是商圈说的“重合同守信用”“说在口头不如写在纸上”。笔者22年的律师执业浸润在与当事人签署合同或者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法律顾问合同的时候,一定是把合同“做厚”也就是权利义务量化细化碎片化。比如为一家大型企业或民营企业提供紧密型、半紧密型、松散型的常年法律顾问服务,一定会有现实的和可预见性的规则以及当事人“缺什么补什么”把合同条款碎片化的工匠精神:合同性质、签约时间、签约地点、委托人的义务和权利、受托律师的义务和权利、服务内容、顾问费的收取和结算方式、免责条款、合同解除条款、风险告知等一定要细致细致再细致,正是这种合同做厚的工匠精神确保了履行合同过程中的对号入座和出现分歧时的准确释明。
2、文字不出歧义:笔者做警察的时候在法治、办公室和政治部门工作,是公认的“笔杆子”每年有浩如烟海的通知、请示、回复、年度总结和刑侦工作报告、法治讲座和新闻、消息、软文、论文的任务。笔者形成了字法、词法、句法、章法、逻辑法、修辞法不出歧义、错别字和文章简练干净真挚深刻的工匠精神。做执业律师以来更是把这种工匠精神发挥到极致“简单案件的复杂分析”“说话针对性和准确性”“法律文书的精准”,正是这种交换比较反复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精神确保了笔者代理案件的胜诉率。
3、待人处事的工匠精神:笔者虽然是文科背景,但却有着工科和理科的思维能力,尤其是“较真”,在待人接物中笔者形成了彬彬有礼、谦虚有加、妥协让步、格局高远和胸怀广阔的既有放大镜又有显微镜的工匠精神。就是这种追求完美的动力定型被坊间广泛传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