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并没有系统的心学理论研究,关于心学的点滴都是古人的顿悟,唯有王阳明在心学方面做了详尽系统的研判,即使是当代仍然对人们受益无穷:
1、胆识成就一切:我若不勇敢谁替我坚强。王阳明认为那些怨天尤人的人并不是没有成功的机会,也不是能力不如人。而是缺少敢于行动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胆识。也就是我们说的“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从心学的角度讲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潜能,但为什么成功的人是极少数呢?这就是是否有开拓精神、冒险精神以及敢于求真证伪的精神。
哲人说:你的胆识就是你真正的主人,胆识的大小决定事业的大小确实是有道理的。我国的改革开放从浅水区到深水区就是秉承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以及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的开阔进取精神。
“人生能有几回搏”,这句话说起来容易真正贯彻落实的寥寥无几。笔者作为一位年届60的律师,从河北到山西;从山西到北京创办自己的律师事务所就是敢于冒险、敢于投资不怕失败的开拓精神成就了今天的品牌。
2、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做事业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口吃个胖子,在现实生活中面对超乎自己体能的繁重生活和工作,必须脚踏实地踏踏实实,你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暂时放慢匆匆的脚步,用一个全新的角度认识自己。这就需要慢下来反观内心,从内心寻找自己的本性。
王阳明认为:人只有认识了自己,心灵超然自在,才能在处理事务中游刃有余、从容不迫以不变应万变,以万变应不变。
3、在痛苦的时候更要奋斗前行:绝大多数人在痛苦尤其是巨大的挫折和打击面前几乎都是甩锅、抑郁崩盘。如果你能在遭遇挫折和痛苦的时候镇定自若不怨天尤人、不悲观失望,即使在痛苦甚至绝望的时候仍然能够逆水行舟华丽转身,这你毫无疑问是一个成功人士。
王阳明曾说过:“凡‘劳其筋骨,俄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者,皆所以致其良知也。”
王阳明引用孟子的话认为,凡是使一个人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忍饥挨俄,使他备受穷困之苦,做事总是不能顺利,这样来震动他的心志,坚韧他的性情,增长他以往所不具备的才能的各种事情,都是为了致良知。不仅致良知如此,在日常生活中和千事业时也是如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