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伟律师谈王阳明心体的三个释明

王阳明认为人的智慧是从“心体”悟出来的,在具体的学习实验中,如果有不理解和不懂的地方就要静下心来,如果“心体”醍醐灌顶也就是开悟了,那么结果就出来了:
王阳明以文臣之身领兵打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战功显赫,在明朝一代,首屈一指。为什么在局势十分危险复杂之时,他仍然能够镇定如常,静如止水,算无遗策,智谋过人?
此中虽然有他天资高的缘故,但他经过修养身心,领略了儒家的“中和之道”,进入了“天人合一”的化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王阳明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无所不知的全面智慧、超越智慧,是通过他所发明的合理方法,开发了人人本来具备的智慧潜能,实现了由普通人到智慧“超人”的真实过渡,为人类提供了自我圆满的典范。
心体是开发智慧的源泉,如果能够很好的开悟心体就能开发智慧超越智慧,这就是王阳明所说的:“为学须有头脑,功夫方有着落,如舟之有舵”。
2、向死而生:有个成语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在濒临绝望绝境的情况下,敢于孤独一掷,能够做到向死而生,都能成就大的事业。古往今来也释明了一个道理:凡是成就大事者,都有过濒临死亡的经历,但是如果能够绝地反击向死而生恰恰能够成功。
置之死地而后生是一个汉语成语,原指作战把军队布置在无法退却、只有战死的境地,兵士就会奋勇前进,杀敌取胜;后比喻事先断绝退路,就能下决心,取得成功。出自《孙子·九地》。
王阳明学贯东西是儒、释、道三家为一体的大儒。他就是向死而生的一生,在这个过程中他悟透了生死,顺应自然天人合一创造了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