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的新冠疫情已经三年:交通运输业、旅游业、娱乐业、餐饮业、服务业等行业遭到重创。尤其是今年将有上千万的应届毕业生将投入市场,但总体盘是供大于求。在疫情状态下存在三难:
1、就业难:由于持续性的疫情反复,全国很多地方管控和风控,多地居民居家隔离,很多企业债务大于债权、资不抵债甚至破产还债。现在的就业市场是供大于求。在基础建设方面铁路、公路和机场属于交通运输业,由于“人流”不畅,上述行业尤其是在西北的基础设施项目下马。就业难暂时得不到缓解。
2、创业难:现在选项立项要万分谨慎,创业难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表面上看居民的银行存款更多了,背后实际上是有苦难言,不敢投资、担心投资、担心投资失败是普遍性。现在国人很多习惯了不聚会、不聚餐的极简生活,尤其是房贷和银行欠款问题把人压的喘不过气来。全国各地的房价在降价甚至腰斩,这都导致创业难的原因之一。本来在十几年前的钢铁、机械、煤炭、化工、水泥等行业在膨胀期的时候就提出了“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去库存去存量”消化落后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但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新的产业很难落地,这也是创业难的原因之一。
3、生存困难:经济形势的下滑使得成本加大,尤其是西方出现通货膨胀。现在公务员还能旱涝保丰收,其他很多行业即使是大企业家由于库存积压没有现金流,普通的民营企业更是生存困难:场地费、工人工资、抵扣税款、交通差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