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无为,孩子才有所为
(2012-12-10 19:49:45)
标签:
育儿无为 |
分类: 我的生活观 |
几女友电话频频而来,说是好久不见,约好时间碰碰头。算算日子,的确好久没见面了。
碰面的话题,没别的,说得最多的就是孩子。想起咱刚工作时,看到同事家长里短、娃好娃差的论调,就头痛不已.想不到,自从升级为孩子妈后,咱也不可救药地沦落为其中一员。
几人喝着茶,啃着零食,聊着娃。
说到这女友,的确可以称得上是贤妻良母的典范,尤其是待孩子,那更是凡事亲力亲为,总把自己当“及时雨”。说到早餐的问题,女友直摇头,说是眼瞅着都要迟到了,这孩子还是不急不慢地吃着。有好些次,没吃早餐就上学去了。直感叹,她家的孩子怎么就这么难管呢!
我直言道,你是管得太多了,所以孩子才不用费心思去想怎样做事。不吃早餐,你会想办法送早餐到学校,生怕把他饿着。作业不做,你会一直陪着他做,不管多晚都会陪他做完。上学迟到,你也会想办法,不是给老师解释,就是快到点儿时催着孩子快走,他连时间都不必知道。就连孩子吃个鱼,你也会预先把鱼刺儿除掉。
女友嚷道,我都管成这样了,他还是没见长进,我要是放手不管,那还不翻了天啊!
问题恰恰是你管得太多了,管得太细了。细到了孩子无需动手动脑的程度。孩子要动脑干什么?做作业,你陪着,碰到不会的题目,你刹那间就及时出现。你怕孩子作业上的红叉,你看不得孩子犯丁点儿错。为了孩子少犯错,你宁愿自己动手。孩子不收拾书包,那是他知道你总会替他收拾着好好的。忘记带的作业,你打车给他送去。孩子需要动手干什么?你统统做好了,端到孩子手里,每天穿什么衣服,配什么鞋子,你都会事物准备好。就连孩子想动手冲杯牛奶,你也担心会烫到手而制止。
女友道,可是我不替他弄好这些,他根本弄不好。我曾经试着不管,可不管的后果更严重了。
你应该要试着放手,不要管得太多太细了,有些事情就应该让孩子尝试着自己解决,不要总是当孩子的抹布。你不管,孩子才有机会自己管好自己,他才会想到该干什么,怎么干。吃早餐,慢吞吞的,他不急,你也无需着急,刚开始时,提醒下时间,后连时间都不要提醒,也不用催着,由他自己去,迟到几次,他才会想到怎么解决迟到的问题。不吃早餐,饿一次两次,也饿不坏,饿了几次,他才会想到怎么好好吃早餐,才不至于挨饿。作业不做,你也无需陪着,不做就不做,其实孩子看到作业不做他也着急,你不陪,他没有退路,自会想办法解决。
想着难得聚一聚,就商量站干脆吃完饭再回去。这女友不干了,急勿勿抓起包就走,说要回家,孩子回来了看不见她会闹的,作业又得闹到很晚才做完。
我觉得与孩子的相处,距离很重要,粘得太近,事无巨细地替孩子想好做好,孩子就失去了自我;离得太远,孩子体验不到亲情,感受不到实在的帮助引导,也会迷失自我。想到这里,总让我让起孔子一句话:“近之则逊,远之则怨。”
身为家长,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给予孩子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其自由发挥。孩子的成长,是自己摸抓滚打的过程。正是这些过程,让孩子学会思考,体验成长的乐趣。设定好成长的框架,允许孩子在框架里自我琢磨,允许孩子失败并从头再来。如果家长就像一块“麦芽糖”一样,紧紧在粘在孩子身边,太甜腻的生活方式,反而不利于孩子成长。
家长无为点,孩子才能有所为,家长懒点儿,孩子才能勤快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