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老子道德经厌倦劲头解说独角戏明朝历史育儿 |
分类: 对话 |
晚上,和杜一起学习《老子》第十章。自开始学习这本书来,杜的表现还是不错的,也许是这种古文带来一种全新的感觉吧,之前,兴趣还挺浓厚的,每天都会自觉地抄写一遍所学章节的内容,还备了本子用来做笔记。在学到第三章和第五章时,写下了自己完全不同的理解。
可这新鲜劲儿一过,这厌倦期就不约而至,这学习劲头就开始下滑了。在解读时,杜不时地打开抽屉翻找东西,要不,就是离开椅子左扭右扭,反正,不安心就是了,身不在曹营心不在汉。
看到这情形,我也不跟着急,急也没用,必须得让她心服口服,光讲道理还未必就有效。
我说,小杜同学,现在请你来当老师,你来给我讲解一段,这讲解的内容随你挑。这小杜同学也不知我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挑了一章节,开始讲解。
我呢,如法炮制,不时翻开抽屉东瞅西瞧的,要不,就是甩头扭腰,时不时找只笔来削削,要不,就是找个小本子胡乱画画写写。
这小杜同学坐不住了,扬了扬眉毛,提醒我注意了。
我心知肚明,但仍旧不理她,自顾自地干活。待到小杜同学忍耐得差不多时候,已达极限了,我一改这嬉笑玩劣的举动,端正态度,认真听讲,时不时问问小杜老师几个问题。这小杜老师看到学生这么好学,兴致颇高,连连作答,还从最近看的历史书中,现炒现卖了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这表演也差不多了,我问,小杜老师今天感觉怎么样?
小杜老师积极作答,很好啊,我讲完了啊!刹那间,好像突然开窍了一般,这小杜老师低下了头,才慢吞吞地说,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在我讲这一章节时,你开始的表现,我可是很生气,太不专心了,弄得我也没心情讲了。现在,我知道了,我不认真听,根本就没听懂,一心真是不能二用啊,而且,还会影响他人。我现在,可是体会到唱独角戏的滋味了。
明白了就成。
不过,看着孩子有点懈怠的劲头,我可给她打打气。
既然小杜老师讲了几个历史故事,来而不往非礼,我得还给她几个。刚巧,最近正在看《明朝那些事儿》,要从中挑选能阐述“持之以恒”道理的故事,并不难。讲故事,虽不擅长也不至于讲得寡淡无味 于是,配合还算丰富的面部肌肉,加上稍有点夸张的语言,就开始胡乱策开了。
有些问题仅靠几个故事肯定不能解决,有些事情没有兴趣很难坚持,但仅靠兴趣也是不太靠谱的。我看样子,还得继续策下去,斗智斗勇,其乐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