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 倒立(3)

(2015-09-02 15:38:07)
标签:

佛学

倒立

健康

分类: 十式养生法

    说到这里,我想起一篇新闻报道,说的是一位87岁老人练习倒立的事。这位老人开始练习倒立时,已经61岁高龄,从61岁到87岁,坚持练习倒立26年。虽然已经年近耄耋,却是耳不聋,眼不花,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据老人讲,他在61岁开始倒立后开始修习佛法,上师在为他灌顶时只说了一句“年龄不小,却还是生瓜蛋子”,老人家当时还为这句话生了闷气,自己已到知天命之年,离古来稀也不过八九年的功夫了,在家已经当上爷爷,儿孙承欢膝下,倍受尊崇,却被上师称做生瓜蛋子!

    老人当时不理解什么意思,但是能感到倒立对健身养生有利,就在参悟佛学的同时勉励去做。后来对倒立有了一定的认知之后才开始明白,上师的话其实别有所指。老人倒立的练习也不是一帆风顺。想想看,一个61岁的老人要想倒立起来,绝非易事。起初他躺在床上,垫着枕头,腿先搭在墙上开始,到后来慢慢发展为双手拄地,双脚上翻,断断续续,大约锻炼了3年,到64岁时老先生终于可以轻松倒立“上墙”了。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再也没有停下练倒立的脚步,到65岁时最终练就了现在的完美倒立功夫。到现在二十多年过去了,他耳聪目明,面色红润,身体素质相当好,整个人看上去比同龄人要年轻七、八岁。

    老先生的经历更加让我对倒立建立了信心,同时我也理解了上师的那句话:倒立动作是瑜伽练习体位之母,是一个很重要的体位,不光可以使血液回流到头部,还具有开窍的作用,让你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收获。血液回流到头部,这与佛家、道家所说的顶窍(灵窍)、总窍(泥丸宫)、上丹田(意窍)、玉枕窍(神窍),以及医学上所讲的松果体、脑垂体,是一致的,都是使血液回流到头部,增强血液对头部的滋养,对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身边有几位能完成头倒立体位的修习者,他们和我交流之后,和我的感觉完全一样,倒立的益处不止这些,对放松心身、提高专注力、实现意识与身体的联结等精神层面上的好处更多。

我坚持头倒立多年,受益多多。每天早晨起床后就是三分钟的头倒立,一天工作中的灵感,还有几本书的创作中一些纠结的问题都是在倒立中灵光一现解决的。

    高僧们也曾专门提出头倒立问题。高僧灌顶的动作,其实是先摸一下你的卤门是否熟了,如果还是“生瓜蛋子”,那种加持式的灌顶是灌不进去的,只是摸摸头,走个形式而已,这也是上师说前述那位老人家这个词语的原因之一。

    关于倒立,朋友们的感受也是百人百样,不过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它给你带来的增益,会让你愿意和它终身相伴。我推荐大家做倒置体位也是基于此。至于方法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能力量身而定,不能勉强自己,不能急于求成。对于“十式”初习者,如果完不成头倒立,可以选做放松式,每天2-3次,做完之后你会感觉神清气爽,失眠症状改善,气色也会变得好起来;随着体位能力的提高,有了一定的腹背部肌肉能力时,自然会水到渠成地完成头倒立体位,这样更为安全和可行。

    一般初学者经过一年的勤奋修习,完成头倒立将不是很大的困难。只要每天坚持做几分钟,相信你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 倒立(2)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