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513A322读《针灸学》有感

标签:
悦读中医 |
分类: 悦读中医 |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针灸学》,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教授主审,王华、杜元灏教授主编而成。通过对这本教材循序渐进的学习,我从中获益匪浅,感受到了针灸从古代乃至现今的巨大魅力。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方法,探讨运用针灸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经络、腧穴、针灸技术及临床治疗等部分。因其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经济安全、副作用少等优点,是祖国医学宝库中一块灿烂的瑰宝,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医疗健康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纵观全书,在上篇针灸基础理论中,介绍了经络总论、腧穴总论和经络腧穴各论;在中篇的针灸技术中,刺灸法总论为我们讲述了针法、灸法的起源和概要,在刺灸法各论中,涵盖了针具、灸具的分类、构造、规格、样式、检查、保养等,要求我们掌握针灸的操作手法、体位的选择注意事项及操作技能和注意事项等;在下篇针灸治疗中,介绍了针灸治疗原则、处方,特定穴的运用及各科常见病的针灸治疗方法。
一、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是指临床运用各种针具、艾灸、火罐等物理手段防治疾病的方法。并结合现代科学诸如激光针、神灯、电针仪、艾灸仪、药物离子透入仪等通过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扶正祛邪,防病保健,达到平衡人体阴阳,恢复脏腑功能的良性调整作用。由于针灸疗法纯属自然疗法,完全是激发人体自身的经气功能,调动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充分发挥机体巨大的潜能来驱除病魔,而对机体无任何的毒副作用,对患者来说,犹如绿色天使,保护您的健康。
二、治疗病种广泛
临床实践证明,针灸对内、外、妇、儿、五官、骨伤等科300多种病症有一定治疗效果,其中100种左右病症有较好或很好疗效。2002年WHO列出针灸应用的106种适应症。
三、疗法丰富
针灸治疗疾病取效的关键在于辨证施治,选择适宜病种的方法,适合病症的经穴,适合病情的手法。针灸治疗疾病疗法丰富,如体针、头针、耳针、眼针、舌针、颈项针、腹针、手针、足针、腕踝针、三棱针、梅花针、电针、火针、火罐、艾灸、刮痧、穴位注射、药物离子透入等,以适合每位患者疾病的需求。体针中又包含行针手法:行针包括提插、捻转、循法、弹法、刮法、摇法、飞法、震颤法,其中以提插、捻转为主要行针方法。得气:此步骤很关键,它关系到针法疗效好坏;医者得气则其刺手可体会到针下沉紧、涩滞或针体颤动等反应;患者得气会有酸麻重胀之感,亦有“雷霆乍惊”“如鱼吞钩而浮沉”的反应。毫针补泻手法,主要以捻转补泻和提插补泻为主,兼以徐疾补泻、迎随补泻、呼吸补泻、开阖补泻、平补平泻等操作手法;复式手法可见于烧山火、透天凉。留针与进针,留针实践 根据病人情况而定,虚者宜补,时间可稍长些,实者宜泻,时间稍短些;临床上留针通常不超过30min。出针补者为快出,用干棉球按针孔直至无出血现象,泻者出针为摇大针孔,无须铵压针孔。
四、学以致用 继承发展
随着深入的学习,并把所学知识运用到临床工作中来,逐渐体会到针灸疗效的神奇。如针刺条口穴治疗肩周炎、角孙灯火灸治疗小儿痄腮等等,疗效显著,深受广大患者欢迎。随着2010年WHO第一次将针灸纳入世界主流医学范畴,手起针入,针到病除,针灸医学的发展必将为人类的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为第三届全国悦读中医活动·悦读中医好感悟复评入围作品,作者为单新文,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官方新浪博客推荐发表。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