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有限公司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有限
公司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935
  • 关注人气:10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Y460A293医路漫漫 上下求索——读《学医七年》有感

(2016-10-12 10:40:31)
标签:

悦读中医

分类: 悦读中医
Y460A293医路漫漫 <wbr>上下求索——读《学医七年》有感

医路漫漫 上下求索——读《学医七年》有感

作者:刘玥
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
文章编号:Y460A293

学医初心 至死不渝

初读《学医七年》,第一眼看到作者简介便被作者的年轻所震撼,也仅仅比我这个念大二的中医学生大了八岁而已。翻开书细细品读,从求学到从医的经历,作者娓娓道来,宛如品茗,回味悠远。更如同一个贴心的学长细细诉说今后我将要走过的漫漫医路。

 在学医心悟这一章中,作者用日记式的写法,记录了求学期间的各种趣闻轶事。作者谈到当初选择中医的原因是因为被其人文气息所吸引,这一想法也与我不谋而合。在我进入大学之前,印象中的中医,便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一手号脉,脑子里是阴阳五行的基础理论,一手便能开出具有奇特疗效的药方。可以说,中医是中华五千多年的传统智慧的结晶,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念,早在几千年前就已为精粹,这与现代医学发展至今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内涵可以说是很相似的。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我们的祖先早在几千年前便已提出这样的理论。中医中的许多理论诸如五行、阴阳都是建立在古代哲学的基础上,这让中医独具人文色彩。记得在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时,中医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这一点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浓郁的人文气息大概便是中医最撼人心弦的之处。

作者细数学医之路的艰辛。当初在选择这个专业时,身边也有很多人告诉我学医是如何辛苦,到进了学校求学一年有余,也深刻体会到成为一名合格的医者,其路漫长而坎坷,也许是体会过身边的人受病痛之苦而寻不到良医的失望,也许是感动于作为儿科医生的外婆解患儿之忧的成就感,也许是源于心中从小种下的那一份治病救人的小小的使命感,我还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中医学,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也许将来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荆棘,也许因为某些原因最后我没有成为一名医者,但至少求学的日子,会让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正如医学生誓言所写: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学医初心,至死不渝。求学之路,愿吾博极医源,经勤不倦。

杏林经典 浩如烟海

   读书随想一章节中,作者分享了阅读《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一系列中医经典的感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些经典无疑是每一个中医生的一把利器。作者在大一时便孜孜不倦,读了大半《内经》以及其他经典,这点令我自愧不如。我也是在大一暑假才略略涉猎,其中博大精深的理论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如以五脏对应情志:“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我们的祖先也早在几千年前便已提出病为本,工为标,即以病人为本,病人为本,医生为标,以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这些对于当代医学的人文发展都具有指导意义。《内经》是一部经典的中医药学著作,它不同于西医书籍那样将人体进行解剖、生理、病理等学科性细化,而是通过阴阳五行学说和天人合一理论构建了完整的中医药学体系。它除了是一部伟大的医学著作外,同时更是一部经典的哲学典籍,它使我们认知日常事物中的深奥智慧,论证事物和事物之间的联系,已经远远超出了一部医学著作的范畴,甚至可以说是一本哲学书。

阅读经典对于中医学生来讲,不应只局限于把他当成一门课的学习那样简单,而应把经典当成身边不离不弃的老师,从他们身上不断汲取营养,充实自己。当成一叶扁舟,带领着我们在从医之路上直挂云帆济沧海。

大医精诚 志存救济

   书的结尾部分名为“治病甘苦”,顾名思义,所载作者的医案以及治病之反思。

   让我印象深刻的其中之一便是从阴火论治舌下腺囊肿,患者被确诊为右侧舌下腺囊肿,西医建议一个月后手术摘除,患者苦于妨碍正常工作与生活前来寻求中医治疗,作者用补脾胃泻阴火散痰结之法,服药五剂囊肿便消失,随访九个月未见复发。

这让我颇有感触,并深深为中医解决了病人之苦而感到自豪,试想如果患者接受西医治疗,一个月后接受手术,很难想象这一个月他的生活将会遇到多大的不便,并且手术也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不适,而中医利用证论治,对症下药,仅用五剂中药便可解病人之苦楚,这一治法也加深了我在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之时对李东垣的“阴火”学说的理解,即所谓的脾胃气虚,阴火内生。也让我对中医理论的理解更上一层楼,它并不是如外人看来虚无缥缈如空中楼阁,而是理论与经验的升华。

急乳蛾误治之反思也让我见证了了医者直面失败的勇气。在治疗一右侧智齿疼痛的患者时采用了麻黄附子细辛汤桔梗汤,开始有效但之后病情加重,最终请来导师才缓解了病情。作者在书中细细列举了八条反思,折射出了一名医者勇于面对失误的勇气。在医院见习,我也存在一些操作失误,也及时反思和总结,但这些带给我的都是极为宝贵的经验,它使我不会在第二个病人身上重蹈覆辙。医者犯错实属正常,毕竟他们也不是机器,但更为宝贵的是失误之后细致的分析与直面错误的勇气,乃是一名医者行医的根本与前进的动力。也正是无数医者的失败与反思,才推动了医药卫生事业的长风破浪。

这本书带给我的,远非这些文字所述,其中之精华,即在于求学之道,从医之道。正如孙思邈所言,博极医源,精勤不倦,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是吾之志也。也许我并不一定能成为如同张仲景孙思邈这般的中医大师,但我还是愿意作救苦之心,于冥运道中,自感多福,如今我才大二,求学之路漫长,从医之路更为遥远,无论是五年之后、十年之后,十五年之后,我将永远保持初心,为心中从小的医生梦、中医梦不断奋斗,我愿化作一味中药,补中医之气!愿坚守初心,架一叶中医经典的扁舟,驶向精诚大医的彼岸!医路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

Y460A293医路漫漫 <wbr>上下求索——读《学医七年》有感

本文为第三届全国悦读中医活动·悦读中医好感悟复评入围作品,作者为刘玥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官方新浪博客推荐发表。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