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451A288《针灸学》读后感

标签:
悦读中医 |
分类: 悦读中医 |

最近看了些关于中医针灸的一些知识,主要以针灸为主,这使得我对中医知识感触进一步加深。并且《针灸学》一书中,对中医知识囊括很多,对针灸内容更是细致!
在没有读这一书时,我完全不了解针灸竟是由“针法”和“灸法”相结合构成!一直误认为平时施针就叫针灸。而对于我这一非医非药的专业来说,也未曾主动去了解这方面的更多相关知识,只在自己所加入的针协社团了解到皮毛。而这恰恰正是一次很好的机会。以前只知晓针灸医学博大精深,但那是怎样一个度却不知,读了这一知识,才懂得针灸竟有如此大的功能。这次阅读,我了解到了与针灸有关的更多知识,如其来源、治病原理以及病位与穴位间的关系。
中医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毫针刺入患者身体某一穴位,运用捻转法和提插法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而之所以使用各种针刺手法,是助于患者“得气”,一旦“得气”,施针部位将出现胀痛或酸痛感;同时,“得气”也意味着给予患者施针成功,有利于病情的改善。而灸法则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曾经我就有幸亲眼见证艾灸这一神奇疗法:一位同学因运动不当对腿部造成伤害,于是请老师为他艾灸。事后那一刻该同学也说好多了!我不禁感慨艾灸的神奇,以及古代医者的智慧!
关于其来源,针灸医学最早出现于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一书。而《黄帝内经》一书中所涵盖的内容及其广泛,每位对中医学感兴趣或学习中医药专业的都不免会看这本书。我也曾想过去亲眼见证一回其内容之广,可却提不起那个兴致。但自从读了《针灸学》,就自然而然会对《黄帝内经》有所了解,我认为,这也该算是了解。
针灸是医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鲜明的汉族民族文化以及民间地域特征。儿时就常见奶奶运用中医来治疗些伤痛,但最多见的是拔罐;可见,中医在民间的应用也是广的。而其治病原理主要有三个:其一,调和阴阳。在正常人体中,阴阳两方是处于相对动态平衡的,而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则是通过穴位配伍、经络和针刺手法实现,如牙痛可取阳明内经穴内庭。其二,针灸具有扶正祛邪作用,具体为补虚泻实,以及顺补逆泻的原则。其三,针灸是通过经络及穴位调理气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而对于针灸,夲人未曾见过医者为患者治疗过程,只有通过小视频看。而日常生活中,自己根据在针协所学内容,也自己操练。且看了中医针灸一书,也使得知识更加巩固。当自已施针且得气时,那真是一阵阵的自豪感以及激动的心情!
读了《针灸学》,不仅充实了内在空白的知识,更多是对针灸有了较全面和全新的理解。我坚信,书中内容会对往后的人生有更大的帮助!虽说本专业为非医非药,但置身于中医院校,或多或少对中医知识有所了解,这中间大多是耳儒目染的原因,但这次阅读也的确成为了解中医知识的动力。
针灸是个有趣的学问,只记得小时候就对它产生兴趣,而现在能对它有所更对了解,确实很庆幸!而它的精髓是我还不能完全体会的,且要做的完全体会绝不是易事!它需要人不断的去钻研,而不是单纯地日常了解。而它的知识同样需要不断学习,才会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本文为第三届全国悦读中医活动·悦读中医好感悟复评入围作品,作者为卢钟艳,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官方新浪博客推荐发表。未经授权,请勿转载。